再看《走西口》:是开拓、和谐与繁荣之路
作者/孙树恒
1、《走西口》不要看每个人的结局,要看所走过的路
这是自从山东人《闯关东》火爆后,又有了山西人《走西口》。都是那个年代的人们走出家乡,外出闯荡,兴旺发达的故事。我喜欢《闯关东》,因为我们祖辈就是闯关东,从山东到东北的。同样我也喜欢《走西口》,因为我的一些同事和朋友,他们的祖辈就是《走西口》过来的,骨子里都透着精明,务实的心态。
52集电视剧《走西口》是2009年拍摄播出的,那时因为工作忙,就没有好好看过,时隔十五年,在这个春节期间,在内蒙古电视台播放时,连续追看了这部电视剧。
“哥哥,你走西口啊!小妹妹实难留,提起你走西口呀,小妹妹泪花流.....”每当听到这首歌,电视剧《走西口》的画面就会浮现出来。
2、《走西口》是生生不息的发展之路
《走西口》讲述的是清朝末年民国初期山西祁县大户田家,因为家庭变故和生活所迫而离乡背井“走西口”的传奇故事。该剧通过主人公田青循着祁县、*虎口、包头、恰克图这些地方立足,整个生命的旅途是艰辛的,奋斗也充满血和泪。田青在*虎口遭逢黑社会,刚踏入包头就身陷囹圄,在包头生意刚刚起步,又被污为“盗墓贼”,生意做到恰克图,已经进行国际贸易了,又莫须有地被控为“勾结苏联”。可是田青正直善良,勇敢无畏,心底无私,真诚守信,面对猜忌坦坦荡荡,面对困难首当其中,面对牢狱之灾,从不屈服,正因为他的这些品质,能在一路的走西口中,化解风险,不断成熟,这些才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又背起民族兴亡的大义,有家国情怀。
跟田青一起出来的梁满囤,在走西口之前,是本分人家长大的,虽然好吃懒做,好耍小聪明,心胸狭隘,唯利是图,对田青的嫉妒心很重,让他的心里越来越不平衡,总想压田青一头,寻找翻身的机会,这便是休了田青的姐姐丹丹,给裘老板做上门女婿。迫于裘氏父女的压力,他不敢孝顺爹娘,偷偷让人给爹娘十块大洋;及至后来,他把房契还给田青,为夺取那笔可令田青起死回生的货款而丧命。
说到几个老掌柜的。田耀祖是一个有仇必报的人。他对儿子田青自是百般呵护,他为给女儿报仇,千方百计不仅令梁满囤的生意血本无归,也令他人前丢尽脸面。他是个浪荡子,又是个可悲的父亲。
那个梁满囤的岳父裘记皮匠铺的掌柜,透露着小商人的精明,被土匪撸上山不想交赎金,爱财如命甚至胜过生命,惹得家破人亡。
这里说说几个女人,裘老板的女儿叫做巧巧 ,本来喜欢书生田青,可是却被田青已经有心上人拒绝,而这个时候勤劳肯*满囤就入了他们的眼。梁满囤隐瞒了自己已经娶妻的现实,成为了这家皮匠铺的上门女婿。巧巧根本不把他当作自己的丈夫,而是当作伺候自己的仆人,在他*翻身后,因为巧巧*,反而怜香惜玉,恩爱有加。
翠翠本来是穷人家的孩子,从小就要上山喂牛,每天最大幸福就是在一棵大树下等田青从私塾回来,教自己写字。在翠翠走出山西,去找田青的路上碰到了药材铺的掌柜邹老板,在他的精心谋划下翠翠嫁给了他。邹老板大翠翠很多岁,而是害怕翠翠会红杏出墙。每天像对待犯人一样
不允许翠翠迈出家门一步,在一次争执中,手无缚鸡之力的翠翠失手*了邹老板
田青和豆花是唯一的幸福夫妻。要说豆花是幸运的,那是因为她受过教育,她能嫁给一个叫田青的有情有义的男子。因为被人陷害是绑匪,田青要被当众砍头,豆花什么也没说,只是默默地准备了送行酒,让人给自己定了两口棺材,她想要和他死在一起。
翠翠、丹丹、还有淑贞,或者还有裘巧巧。是恨命运的不公还是所处时代的不幸。这不是我们想要看到的。
3、《走西口》是家国天下为礼,一诺千金为信,而为之奋斗的道路。
从田家大院遗训的变革,也反映了家国情怀,一诺千金为信的商业道德,不断丰富。
田家有一块乾隆皇帝御赐金匾,上书“仁、义、礼、智、信”为田家的家训。田老太太对它的解释是:大忠大爱是为仁;大孝大勇是为义;修齐治平是为礼;大恩大恕是为智;公平合理是为信。
后来田青《走西口》创立了“志同贸易公司”,而公司的训诫仍为“仁、义、礼、智、信”。他接受革命党人诺颜王子、徐木匠(宝音)的影响,其意被徐木匠修正为:天下一统为仁;民族兴亡为义;自强不息为礼;福亏自营为智;以义取利为信。
后来田青从一个努力复兴家业的年轻人,逐渐接受了先进思想的熏陶,成为一个忧国忧民,为之求翻身解放的共产党人。
重新赋予了“仁、义、礼、智、信”新的内涵::世界大同为仁;祖国山河为义;家国天下为礼;刚柔并济为智;一诺千金为信。而为之奋斗。
从《走西口》到《大盛魁.》,这些掌柜们,用现在的话说就是高级管理层,就采取了职业经理人,是管理团队的核心。可以说,没有大掌柜,他们就不可能进入长远,也不可能成为历史上第一商帮。
除了他们不畏艰辛,敢于冒风险方面。他们拉着骆驼,千里走沙漠,冒风雪,犯险阻,北走蒙藏边疆;横波万里浪,东渡东瀛,南达南洋。充分表现了他们不畏艰辛、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
内蒙古社会科学院政治学与法学研究所研究员潘照东说,作为群体行为的走西口,形成了一种社会的意识、社会的精神,它远远超越了个体生存的要求,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繁荣的强大精神力量。正是这种走西口的社会追求,汇聚了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不同阶段、不同身份的人们,发挥了他们的勤劳、勇敢、智慧,创造了彪炳史册的繁荣与辉煌。这些已经成为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值得我们在现代化建设中发扬光大。
4、为什么要走西口这条路,人间古道也沧桑
“二姑舅捎来一封信,他说西口外好收成。”这是二人台《走西口》中的一句唱词。这只是走西口的一个方面,年复一年的走西口活动,是山西一带穷苦农民讨生活的正常活动,不管丰年与歉年,总有那么一些人走西口谋生,只不过遇到灾年,走西口的人更多些罢了。
据专家考证,走西口的第一波浪潮开始于康熙年间。这时社会渐趋稳定,人口增加。在康熙推行摊丁入亩、“滋生人丁、永不加赋”的政策后,人口爆发式增长,越发人多地少。此时朝廷放松蒙古封禁,开放部分蒙地,内地汉人由此开始大规模迁徙到口外。
汉、蒙交界段有不少关口,像*胡口、古北口、喜峰口、张家口等。边关安定时,这些关口皆为汉、蒙物资交流的“互市”之地。至清,中国版图进一步统一而稳定后,这些关口更成为贸易重镇,朝廷既驻有重兵,又设税卡,一举多得。我们通常讲的“走西口”的“西口”即“*胡口”,在现山西右玉县境内,出了此口就是现内蒙和林格尔地区。清康熙帝平蒙古噶尔丹之乱返京时曾驻跸“*胡口”,考虑到汉蒙各民族的和睦相融,康熙将此口更名为“*虎口”,一字之改颇显康熙帝的睿智。
走西口”的人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讨生活”的,另一类是“做买卖”的。所谓讨生活就是在蒙地务农打工或挖甘草刨苁蓉。蒙人善牧而不善耕,蒙地多少肥沃的可耕地被闲置,后来大多移居蒙地成为农民,当然其中也有做了买卖的。做买卖的就成了当地人称之的“旅蒙商”,而在旅蒙商中异军突起的就数咱们的“晋商”了。
内蒙古社会科学院政治学与法学研究所研究员潘照东认为,西口文化的核心精神是开拓、和谐与繁荣。踏上西口路的多为不惧风险、勇于开拓的有志之人。走西口的过程中形成了团结互助、多元交融的和谐精神。草原文化是开放的文化,大量的内地人口来到塞北,促进了农业、手工业、商业、城镇和文化的繁荣,通过经济、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形成了复合型的西口文化。
伴随着走西口而产生的“西口文化”,是由汉族文化与蒙古族文化直接嫁接而成的一种综合文化,多元交融是其最显著的特点。流行于今内蒙古中西部的二人台、爬山调、漫瀚调等艺术形式,就充分体现了蒙古族传统民歌与晋西北的山曲、秧歌,陕北的信天游结合的特点。在这些民歌、曲艺、戏曲的表演中,有些是采用了蒙古族民歌的曲调而填了汉词的,有些是汉族民歌结合蒙语唱词的,有些是蒙汉两种语言互相穿插的“风搅雪”的艺术表现形式,广受蒙汉人民欢迎 。
(作者档案:孙树恒,笔名恒心永在,内蒙古奈曼旗人,中国金融作家协会会员,内蒙古作家协会会员,内蒙古诗词学会会员,西部散文家学会会员,内蒙古通俗文艺研究会副秘书长,内蒙古诗书画研究会高级研究员兼副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