芈月传里的白起的照片,芈月传白起结局是什么

首页 > 娱乐 > 作者:YD1662024-04-10 21:38:56

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武将中,先秦的白起,称之为战神,一点都不为过。

白起以其卓越的军事上的领导能力,被穰侯魏冉和宣太后提拔并任用,在秦昭襄王执政期间,他为大秦王国开疆拓土,战无不胜,可谓战绩辉煌。可以说,如果没有白起,秦国战胜诸侯,一统天下的进程将要蹉跎很多年。

对于这样一个对秦国有着决定性意义的一个人,为什么秦国昭襄王要赐剑让他自刎?

在电视连续剧《芈月传》中,作者将白起的身世设计为:他是被狼群养大的一个野孩子,狼性十足。殊不知,历史上的白起是楚国贵族,芈姓,氏白,名起,是楚国战国四将之一白公胜的后人,家世显赫,并不是什么家世不明的狼崽子。但是,作者为什么要把白起塑造成这样一个人?

据梁启超考证,整个战国期间,共战死两百万人,白起据二分之一。

于是,抱着对白起的好奇心,我走进了历史上白起的故事中,赫然发现,《芈月传》中对白起身份的描绘,也许是作者故意而为之,她也许只是想要暗示对白起性格的解读:有人命,没人性!

这也许是他被赐死的原因。当白起提剑自裁的那一刻,连他自己也对命运归宿的解答是:“天谴。”

历史上的白起,究竟是什么样的人生传奇,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故事里……

芈月传里的白起的照片,芈月传白起结局是什么(1)

一、战绩辉煌

白起在秦昭襄王十三年(前294年)得到穰侯即魏冉和宣太后芈八子的赏识并任用,到秦昭襄王四十八年被赐死,共为秦国效命三十五年。

这三十五年间,白起战功赫赫,指挥参与七十多场战争,所向披靡,无一败绩,为秦国攻占了魏国、韩国和赵国的大部分土地,为秦国的开疆扩土做出了巨大贡献。

刚被任用之时,白起担任的是并无实权的左庶长,之后白起一路高升,一直升到武安君。

武安君战国时期的一种高等爵位,是对武功治世、威信安邦的武将最高的荣誉,历朝历代对能安邦胜敌的将领才能号“武安”,这个名称最早出自西周。

白起登上这一高爵的时间,只用了短短七年。

在这七年间,白起战绩辉煌。任职第一年,就攻占韩国新城,第二年,战败韩魏联军,拿下五座城邑。渡黄河,拿下韩国以东地区;第三年,败魏军,夺城六十一座;第四年,攻垣城;第五年,攻赵,夺光狼城;第六年,攻楚,占领楚国鄢、邓邓五座城邑,烧毁楚国先王墓地,楚王被逼出逃,丢掉郢都,迁都陈县。

在之后的28年征战中,又先后夺取魏国、韩国、赵国、楚国大量国土。除了掠夺敌方大量城邑之外,白起所到之处,屠*敌军的将领的数量,也令人胆战心惊。

秦昭襄王十四年,白起任职第二年,败韩魏联军,斩*敌军二十四万。昭襄王三十四年,攻魏,斩敌十三万;同年,与赵交战与贾偃,沉赵军两万于黄河;昭襄王四十三年,攻韩,斩敌五万人;最为残忍的是,昭襄王四十八年,与赵“长平之战”活埋赵降卒四十万,只留下两百四十名年龄尚小的士兵回赵国,加上战场上死的将士,共*赵军四十五万。

司马迁曾在《史记》中记载,西楚霸王项羽对敌军相当残忍,对方投降后,依然将对方兵士全部活埋,但是,相比较项羽而言,白起有过之而无不及,其手段之残忍,*人数量之多,令人发指。

所以在《芈月传》中,作者将身世显赫的白起塑造为“狼孩”,是不是在暗示他“没人性”的性格特点?

芈月传里的白起的照片,芈月传白起结局是什么(2)

二、天才的军事家

白起在军事上的天才指挥能力过人,他的战场指挥能力代表了战国时期战争发展的最高水平,令今天的军事家们佩服。

白起用兵,非常善于分析敌我的形势,然后根据敌我双方的状态,采取合适的战略战术,然后对敌方进行毁灭性的打击。每一次,他都能够准确地找出对方的不利之处,然后巧施战术,总能够置对方于死地。

他领导的秦赵长平之战,开创了中国历史上,最早、规模最大的包围式歼敌战争的先河。

当时,秦赵在长平交锋,赵国派老将廉颇领军,两军在长平相持长达三年之久。赵国的粮食产量不如秦国,渐渐有点坚持不住,于是赵军急于在短时间结束战斗,又加上赵国失策,将老将廉颇换成纸上谈兵的赵括。

抓住了这个千载难逢的这个绝佳时机,白起采用后退诱敌、分割围歼的办法,斩*大量赵国的精锐部队,最后断掉赵军的粮道,使赵国的军队断粮达四十六天之久。赵军内部,因为饥饿发生士兵之间残*、甚至吃人的惨剧。赵括亲自领兵突围,终不能成功,最后被秦军射*,导致四十万赵军投降。

白起与军士商量,恐赵军士兵反复无常,不如全部*掉,于是他们使计,将四十万赵国已经投降了的士兵全部坑*,只留下二百四十个年龄小的,回赵国报信。

这场战争后,使赵国士气大伤,再无与秦国抗衡的力气。

芈月传里的白起的照片,芈月传白起结局是什么(3)

三、福兮祸所依

对于白起这样一个扩张领土的一把好手,他的上头领导,无论是宣太后还是秦昭襄王,他都是令人喜欢的好帮手。

但是,对于这样一个风头太盛的人,他的同朝共事的朝臣可不太喜欢,比如范雎。

长平之战后,白起建议秦昭襄王一鼓作气,趁赵国现在很虚弱,趁热打铁,一举拿下赵国。

赵国和魏国听说这件事,惊恐万分,派一个叫苏代的说客,用重金收买范雎,让他劝秦王接受赵国割地求和。并劝说如果白起拿下赵国后,功不可没,将被封为三公,那他在朝中的地位将无人能及,那时候肯定要威胁到范雎在秦王心中的地位。

权衡利弊后的范雎,凭借三寸不烂之舌,以秦兵疲惫,急需休养调整为由,最终让秦昭襄王接受了赵国割六城求和的建议,断了白起灭赵立功的道。白起对这个决定很不满,于是与范雎发生了争执,两个人闹得和不愉快。

这一年的九月,秦国再一次发起对赵国的进攻,这次出征,白起因病在家休养,于是昭襄王派五大夫王陵带兵出征。

但是,不到半年时间,王陵所带的秦兵连连溃败,损失兵卒四万人,却未能攻下赵国都城邯郸。秦昭襄王拟派白起再次征战,白起因病没有痊愈,不能带兵。他劝说昭襄王:“邯郸城实在不好攻取,因为长平一战,使秦军损失严重,而秦与诸侯积怨很深。此时,秦国国内空虚,如果赵国从内应战而诸侯在外援助,很快就能破秦军,因此,此时不宜发兵攻赵。”

秦昭襄王听后很生气,派王龁代替王陵为大将,继续领兵攻赵,打了一年,依然打不下来。赵王向韩国和楚国求救。此时,楚国春申君黄歇扶持新王熊完登基,即楚考烈王。楚国本与秦国结盟,但是楚王毅然派春申君黄歇领兵与魏联合抗秦。

春申君和魏国的信陵君与率领数十万士兵,联合打败了秦国,暂时解了赵国的邯郸之围,也让赵国免于被秦国灭掉的危机。

秦军不断战败的消息源源不断地从前线传到秦昭襄王的耳朵里,昭襄王强令白起出兵,但白起因生病不能带兵。昭王大怒,认为白起故意推病拒不出征,之后秦军战败的消息再次传来,秦昭襄王命白起立刻动身,不得逗留。白起无奈之下,只得拖着病躯强行出发,但昭襄王认为他“怏怏不服,有余言。”

于是秦昭襄王与范雎商量,当白起到达杜邮(今陕西省咸阳市)时,秦王派使者赐剑,命白起自刎。

白起拿着剑,百思不得其解,悲愤之余,仰天长叹:

“我有何罪于天乎?”

过了很久,他又说出一句话:

“我固当死,长平之战,赵卒降着数十万,我诈而尽坑之,是足以死。”

于是拿起长剑,自刎而死。一代名将白起,从此消失于大秦国的南征北战中。

于天地而言,每一个人其实只是渺小的沧海一粟,无论是谁的消逝,终究阻止不了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即使是秦王朝最勇猛的战神白起,也是如此。他纵然是大秦战场上最闪亮的一颗明星,但是,他的离去,丝毫没有影响大秦国风卷残云般兼并六国的进程。

芈月传里的白起的照片,芈月传白起结局是什么(4)

四、结语

纵观白起的一生,在战场上他叱咤风云,是中国战争史上无人能敌的统帅;他运用的围歼术使他在战场上所向披靡,令敌人胆慑,是战无不胜的战神。唐朝开元十九年,唐玄宗为表彰历代的名将,特设置武庙,武庙中以周朝开国军师姜子牙为主祭祀,共祭奉历代名将共十人,秦武安君白起名列其中。

他的辉煌战绩在中国历史上少有人能与之媲美。所以司马迁高度赞誉他:

“料敌合变,出奇无穷,声震天下。”

但是,他所经历的战争多是为秦王朝开疆拓土的侵略战争,从人道主义的角度上来讲,是血腥的、残忍的,正如战国名臣蔡泽评价的那样:

“诛屠四十余万之众,尽之于长平之下,流血成川,沸声若雷。”

白起在战争中屠*士兵,其残忍令人发指,借用汉代史学家班固的话:

“秦因四世之胜,据河山之阻,任用白起、王翦财狼之徒,奋其爪牙,禽猎六国……皆身诛戮于前,而国灭亡于后。报应之势,各以类至,其道然矣。”

归纳起来,班固认为白起等人的行为是财狼的行为,他们最终被*皆是报应,秦国的灭亡,也是必然的。

战国是中国历史上铁血文明的时代,那个时代造就了像白起一样的众多英雄人物,他们是时代的产物。

今天,这些英雄人物的故事已经随着时光的流逝,离我们渐行渐远。虽然,明枪暗箭、血流成河的战争年代已经离远离我们的生活,但是,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无论历史如何变迁,弱肉强食的现实从来不曾远离人类的生活。

今天,我们有幸看到中国的统一和繁荣,在历经一百多年的屈辱之后,中国逐渐成长为今天的世界强国,中华民族以自己的方式骄傲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在这风云变幻的大时代,如果有敌胆敢来犯,我们同样希望有白起这样的勇士,保家卫国、所向披靡、长驱直入,犯我华夏者,必诛!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芈月传里的白起的照片,芈月传白起结局是什么(5)

作者:帅丫

感谢您的阅读,喜欢就关注我吧,了解更多有趣的历史人物故事。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