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像剧里的人费尽心力、命悬一线,其实总是拗不过局外的大手。
贯穿全剧的“电话”,几次将所有人的算盘直接打乱或扼*;
死了一个崔中石、一个谢培东的女儿,或是两个地下党组织的负责人,也并没有对车轮前进的方向有致命影响。
哪怕是“反派”一端,何尝不是一样。
忠诚于国民政府的梁经纶(廖凡 饰),相信币制改革可以拯救民生,救国理想找错了抓手。
直到发现它不过是又一次对民脂民膏的搜刮,文人书生的理想主义无力回天。
时势当然不由他们掌控,可每个人仍不得不有所抉择和进退。
有人忠诚于信仰九死不悔,有人明知不可而为之,有人试图玩弄时局却被时局玩弄,有人在最后一刻被历史的转折点甩下。
剧里反复出现堂吉诃德战风车的意象,借方孟敖等人之口表达一种无法与浪潮抗衡的孤勇。
堂吉诃德眼中的自己值得“浇铸于青铜器上,铭刻于大理石上,镌于木板上,永世长存。等我的这些事迹在世上流传之时,幸福之年代和幸福之世纪亦即到来。”
乱世中的那些人却无法被镌刻在历史上,因为他们的全部肉身已经构成了那条洪流本身。
03
回到文章开头那一幕。
第一次看到它的时候,我就想起了2009年电影《风声》最后,顾晓梦的独白遗言。
“我亲爱的人,我对你们如此无情,只因民族已到存亡之际,我辈只能奋不顾身,挽救于万一。
我的肉体即将陨灭,灵魂却将与你们同在。敌人不会了解,老鬼、老枪不是个人,而是一种精神,一种信仰。”
至今还能让人起鸡皮疙瘩。
历史虽很少书写,但文艺创作和观众无法不偏爱那些有血有肉的、在大浪中舍身一跃的配角。
只是这样的故事,结局总是能在人心上狠狠地插一刀。
09年还有一部《潜伏》。
眼看胜利的果实就尽在掌握,余则成却和翠萍却走上了完全不同的人生岔路。
最后一眼相望,竟是在危机四伏的机场,一句话都没有说上。
翠萍读懂了余则成,在鸡窝里找到了该被传递的情报。
她退到后方,生下了孩子,常常站在山头眺望。
眺望那条余则成根本不可能出现的小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