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亲爱的读者朋友们,我是爱看剧的十六。
杜牧曾在《题江亭》中,写下了一行诗句:“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或许在杜牧的心中,项羽虽败,却也犹荣。
回想当年,项羽会稽起义,声势浩大,手下兵众从区区几万,迅速扩充至几十万大军。
其后,更是将秦朝名将章邯收入麾下,更是打出了历史上少有的胜仗,以三万之师,抗击刘邦近六十万大军。
今天,我们以项羽的视角,重温香港经典影视作品——《楚汉骄雄》,来看看项羽情愿自刎于乌江,也不愿意渡河的真正原因。
起点太高,也许并非好事《楚汉骄雄》中,有许多英雄好汉都是平民出生。
有寄食于兄嫂的刘邦;有以卖狗肉为生的樊哙;有藏于深山的郦食其;也有曾为阶下囚的英布……
细数当中的无数英雄,当数项羽的出生最好。
他是楚国名将项燕的孙子,就连两个叔叔也都是楚国的名将,他从出生开始,就注定了要一生领兵作战。
自会稽起义之后,各路英雄豪杰都纷纷加入项羽的麾下。英布、龙且、范增等人络绎不绝。
他只用了几年时间,便颠覆了秦朝的统治。
项羽的一生走得太顺,虽然身经百战,但却极少尝到失败的滋味。
越是顺利,他就越发相信英雄造时势。越是相信,就越是将范增的良言置于脑后,他被韩信困于垓下的时候,就输得越彻底。
项羽为什么情愿死,也不愿意渡过乌江?
其实有三个原因:其一,就真如历史所写,项羽愧对江东父老;其二,虞姬自尽,身边的亲信将领走的走,死的死,散得一干二净;最大的原因是第三点,他以西楚霸王自居,本就被人捧上了天,一旦摔下,必然万劫不复。
客观来说,起点太高,也许并非好事。人生之路越是一帆风顺,人在遭遇突如其来的打击时,就会越狼狈。
人越是在低谷期,就越要学会审时度势
与项羽的好出身相比,刘邦则显得寒微之极。
论功夫,他不及项羽;论行军,他不敌韩信;论谋略,比不上张良;论胆识,则樊哙更胜筹……
然而,正是这样一个样样技不如人的领袖,却能带上一乡父老,走上汉朝的统治。
刘邦的成功,与他的审时度势息息相关。
当年楚怀王下令:先入关中者为王。刘邦因天时地利率先进入了咸阳。
项羽得知后,一路快马加鞭赶赴咸阳,并按照范增的建议设下了鸿门宴。
随后,双方和解。由项羽担任关中王,而刘邦则远赴蜀中,留下父母作为人质。
刘邦好不容易在韩信的帮助下离开了巴蜀,却又输在了彭城。
项羽三万精兵,大败刘邦近六十万兵马。
然而,刘邦并没有灰心丧气,而是卷土重来,跟韩信一起,将项羽死死地困在了该下。
识时务者为俊杰。越是遭遇人生的低谷期,人就越要学着分析形势。
倘若项羽能早日看清现实,又何需在乌江自刎?若能卷土重来,中国的历史也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也难怪李清照会说: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今日思项羽,不肯过江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