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幕:雪山草地 红军部队继续北上,在藏族同胞的援助下和“扎西德勒”的祝福中,经受了接连考验的红军战士,依靠生死与共的坚定信念,翻越了雪山、踏过了草地。这期间,每件事都争抢去做的战士平伢子,在此次行动中却跟掉了队伍。
他在为大家试吃野菜时陷进了沼泽地,经几番挣扎使他精疲力竭,最终壮烈牺牲。平伢子的举动和遭遇令战士们悲痛不已,他们带着其遗愿完成了本次行动,并不断向新中国的胜利奋勇迈进。
第六幕:会宁 红军战士经历了千难万险、克服了阻碍重重,终于在陕甘边界的会宁盼来了三大主力军的胜利会师,同时也拥有了属于自己的根据地。最后,战士们在整齐的合唱中宣誓了对革命的坚定意志,使红色信念在每个人的心中冉冉升起。
全剧六幕分别运用了“动”与“静”交替的形式进行布列,其两者呈相对的关系贯穿在整部歌剧里。
第一幕瑞金和第六幕会宁,是长征始终的两个地方,则出现了开始时肃穆的“静”和结束时愉悦的“动”;第二幕湘江和第四幕泸定桥,在这两地敌我双方都进行过猛烈交锋,皆为战斗性的画面,故称之为“动”;第三幕遵义和第五幕雪山草地,都以“静”将军民齐心和环境阻扰的昔时场景所描述。
通过此排列手法,使人物内心的博大情怀与恢宏气魄显现的淋漓尽致。
歌剧《长征》的创作特征随着国家软实力的持续发展,人民审美风格与文化涵养的日益提升,我国民族歌剧的艺术底蕴和创作特征也在不断变化,大批量出色的歌剧相继浮现,歌剧《长征》就是其中的作品之一。
该剧以心中有情、笔势有温及思想有度为创作准则,在内容上融入了现代美学的形式,承载了民族特色的优良传统,使其不仅具有新时代的观念,还切合当下观众的品味,是一部十分值得学习和赏析的民族歌剧。
歌剧17世纪出现在意大利佛罗伦萨,是源自于古希腊戏剧的舞台表演艺术。在“五四运动”的影响下,歌剧这一领域渐渐流入中国,将戏曲改编为歌剧的形式成为我国歌剧史上的主要思潮,并得到较好的发展。
歌剧《长征》在创作过程中互融了中西方的音乐特征,既不是对传统民间戏曲的效仿,也不是一向的采用西方旋律技法。而是在展现其歌剧性的同时,融入了西方歌剧的宣叙调元素,以此在曲调中形成了雅俗共赏的艺术效果,更加满足了歌剧欣赏者的审美取向。
如:在相同音符上做快速吐字的宣叙调;旋律中地方民歌的穿插引用;以及伴奏编配上大胆尝试民乐与交响乐合奏的样式等。通过这些细节的调整,可以感受到该剧中到处都有着民族色彩的印记,体现了中西元素交融的独特魅力。
大多数歌剧都是在人物关系上进行全剧的连接,并借此推动故事戏剧性的发展。但区别于其它歌剧的是,歌剧《长征》以英雄群像和长征历程作为阐述主体,由戏剧任务决定了人物形象的独特性。
第五幕中,作曲家用了一段长达八分钟的咏叹调回顾了战士平伢子短暂的一生,将戏剧性落在其唱段上,使人们能够设身处地的感受到他的成长,并以此激起心中的痛惜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