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电影又开始浓墨重彩地描绘苏军缺乏武器弹药的荒诞状况,两个战士合用一把步枪、几发子弹。然后还告诉他们,如果你的伙伴倒下了,你就拿起他的枪继续战斗!这一点,我虽然不知道历史到底是啥样,就觉得想出这样主意的人怕不是脑子不好?一个有枪没子弹,一个人有子弹没枪,那这两个人一上战争,那不就是靶子?谁也打不响枪不是?
再比如肆意扫射选择撤退的士兵。
这里,能看出来电影把这波抹黑发挥到了极致,在苏军士兵冲锋失败后退的时候,政委居然在后面用重机枪疯狂扫射自己人。无数子弹打出去,将炮灰们全部放倒。子弹在分配给作战士兵按粒分,而扫射自己人却这么爽快?苏联政工人员怕不是德军的内应吧?
急得我恨不得把督战的那个重机枪手拖到最前面去!
英明的阿诺看来只有用赤贫俄罗斯农民的视角才能才能显出苏维埃国家肃*的寂静?
居然把让人着迷的苏联狙击手瓦西里塑造成一个不识字的下层农民。
实际上,这位苏联英雄曾读于马格尼托哥尔斯克建筑技术学院。他还是个海军精英士兵、部队财务文书,然后才是步枪列兵、狙击手。可以读一读他的自传
这些强烈意识形态偏见的电影情节没有毁掉《兵临城下》的另一个主要原因,还是因为,除了西方意识形态渗透,这部电影有足够出彩的战争场面,有让人惊心动魄的狙击对决以及导演叙事节奏的流畅处理。
导演完美体现了瓦西里是如何在德军狙击手强逼压力之下,凭借超强专业性狙击,依旧能弹无虚发干掉德军。虽然他也会害怕,会沉睡贻误战机,也会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