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不断市场化、国际化之际,甚至作为一种海外传播的“拳头产品”,还应意识到题材的选择除了应具有国际视野和普遍性。显然,这类衍生纪录片是不具备的。
事实上,纪录片的创作还应在题材选择上关注人类共通的情感样式:责任、奉献、爱、勇气、英雄崇拜等。纪录片创作者应贴近普通人群,用平民化视角把握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所反映出的天然普遍性,用自然而真实的影像去感染受众,而不是依然聚焦于明星的“幕后生活”。
讲故事不仅需要纪录片的艺术要求和技术要求,本质上是对受众的一种尊重。在过去我们认为大部分的故事是硬性的表述或者是记录,但是现在是真诚的分享和柔和的表达,讲故事靠的是艺术创作的内功,如同写诗、写作,无法用一种方法而论。
其实,更重要的不是全盘否定这一类花絮式的纪录片,而是借助这种商业化的路径,探索更多可能。
目前不少剧集衍生纪录片热仅限于剧集的播放周期,热度消失快,受众集中,市场周期更短,实为一种资源浪费。因此传统的纪录片制作主体应该注重关注合理开发纪录片IP,选取社会关注度高,制作精良的纪录片作品,或整合中互动多、交互性强的作品进行有针对性的深入开发。
产业化良药要怎么吃才好?
尽管纪录片的历史由来已久,但纪录片真正被大规模当做衍生品被纳入电影、电视剧,甚至综艺节目的产品链之中,大概是从2013年开始的。
在最开始,电视剧的剧组还没有拍摄衍生纪录片的传统。但随着产业化的推进,不少制作商意识到:通过热门影视剧与其纪录片的捆绑组合模式,不仅能够助推电视剧的话题性,更能同时收获经济效益。
中国传媒大学中国纪录片研究中心主任何苏六说,“这一现象,使得纪录番外篇的形态逐渐形成,并成为纪录片产业化进程中一种新的值得研究的现象;目前主要形式有电影纪录片、演唱会纪录片、热播栏目或季播节目纪录片以及纪录电影等。”
报告显示,2012年中国全年纪录电影票房仅130万元,2013年中国全年纪录电影票房2146万元,同比增长15。5倍,增长点便是以五月天演唱会为主题的纪录片《五月天诺亚方舟》,放映39.3万场带来2106万元票房。同题材讲述崔健的《超越那一天》放映80场带来票房30万元。
而那一年最传统意义上的纪录片——2013年金马奖最佳纪录片得主《千锤百炼》上映场次383场,票房仅7万元。
时间来到2018年,纵使《天盛长歌》《如懿传》等剧的热播,也同时带火了其衍生纪录片。他们在视频网站的播放量都超过百万,甚至在豆瓣上的评分,也因为沾上了纪录片,均分过8。但去年几部真正把镜头对准社会现实的纪录片《最后的棒棒》《大三儿》《自行车与旧电钢》《一百年很长吗》《生活万岁》以及《出·路》等,市场反响都较为尴尬。
没有明星的人物本身难以契合市场需求,在大众文化的这场较量中,纪录片显示出其卑微的一面——更接近纪录片表达的内容无法获得关注,靠着热门电视剧的衍生品却大获成功。
当前纪录片产业、市场和受众仍待培育,电影、电视剧、动漫、纪录片等不同类型的影视作品又出现了创作手法、传播渠道、产品链环扣的趋势。虽然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有助于纪录片产业学习和移植更多其他领域的先进经验,与其他影视节目类型的融合与镶嵌,也能进一步提升纪录片的大众化程度。但从长远看,这却是“自损一百”的做法,也会越来越让人以为纪录片只是电视剧的附庸,其独特的价值却消失殆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