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关晓彤的爸爸——关少曾,需要从他的家庭开始,这才是关晓彤成名的关键!
艺术泰斗的儿子“成名”靠自己
关少曾的父亲——关学曾,是北京“单琴大鼓”第二代传人,也是北京琴书创始人。
很多人不一定熟悉琴书,这是一种类似于戏曲类表演的节目,关少曾成长的过程中,父亲已经是北京戏曲界一代大家,妥妥的“星二代”。
但关少曾并不是一个愿意按部就班的人。
他先是凭借自己的艺术天分,在小学六年级考过解放军艺术学院,后来又在初二的时候被全国总文工团舞蹈队录取。
可惜两次都没去成,原因就是家人反对,一心只想让他学业有成的父母,不想让他从事艺术这条路,毕竟那个年代的艺人并不吃香。
然而到了“文革”期间,学业中断,本身就艺术天分极高的关少曾这时候有了“有武之地”。
下乡后在宣传队成了演出的顶梁柱,几乎就是一名职业演员的样子。
到1978年“文革”结束,关少曾因为下乡期间在艺术上的突出表现,被选入北京军区空政话剧团;
7年后的1985年,转业到了北京儿童艺术剧院。
甚少有人探究的是,早在转业之前,关少曾就出演了电影《于无声处》。
首次尝试通过电影的方式表演,表现出了很好的艺术素养。
也因为父亲关学曾的关系,成年后的关少曾与著名演员六小龄童成了好朋友。
两人先后合作过两次拍电影,虽然没有激起太大的浪花,但这也为以后积攒了广阔的人脉和门路。
除了和六小龄童是好朋友,在出演话剧《下岗了,别趴下》后,分别与陈佩斯等人结为好友,也逐渐在影视圈有了一些知名度。
也正因为如此,很多人在感叹关晓彤的“命好”:原来早在她成名之前,父亲、甚至祖父一代,已经为她累计了丰厚的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