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也是这种感性让这个故事用一种笨拙而真诚的方式尝试去碰触青春的本质。青春本来就是一种感觉,它无法被清晰地正面表达,它只能被侧面描述;于是叶京就兢兢业业地描述着这群人大大小小的事。
正当青春的人总像汪若海笔下的乔乔一样:「乔乔那种满不在乎,随随便便的态度,一下把我给彻底迷住了。」是啊,满不在乎、随随便便,反正未来还有无限可能,反正还有一帮好友相伴,从不会去想青春会以什么样的方式戛然而止。
青春总是在被回忆的时候才会从一片朦胧中露出一丝真容,但你越想想明白,它就溜得越快。此时才发现,原来自己以为的故事版本只是整个故事中的一部分,年轻的自己因为太关注自我而忽略了身边的人。于是又迷惑了:到底青春是什么?与青春有关的又是什么?
在这部剧里,我们熟悉了一群共同拥有——从小学偷幼儿园向日葵、从楼上往过路的人身上吐痰玩——这样美好童年回忆的孩子。我们看到他们每个人挥霍青春和远离青春的方式,他们自私他们游手好闲他们坏,但他们也仗义也温柔也相爱。正值青春的人心中永远装着自己,怎会不自私?正值青春的人心中保有纯真与理想,怎会不可爱?
成长是一个不断离别不断失望的过程,不断发现身边的人一个个离去,不断拿自己去碰撞这个世界里看不到的壁垒,然后发现一切只能靠自己;在这个过程中必须收敛起至少一部分的自我,装进去一些别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段历程来接受这个结果,然后走向自己的后青春时代。
青春中处处都是小集体,青春里的人还没有形成完整的自己,所以特别需要别人作为参照。青春中的人需要在集体中扮演某种角色或者特质,无时无刻不接受着集体的目光,同时也注视着这个集体,直到某一天自己心中敲起了离开的钟声。
这钟声必然自愿敲起,且敲起了就必然离开。从此以后就不可能再有「什么都不在乎」这种特质了……
《与青春有关的日子》里的这个被成员们亲切地称为「组织」的小集体,被叶京塑造得非常成功。家长的形象几乎完全缺席,让青春本身的混乱思绪与混乱关系被提纯。
虽然90%的时间里,这些成员都在用重复率极高的台词臭贫(甚至很多时候还有点猥琐);但也正因为如此,在聒噪的臭贫中突然显露的真情显得异常纯净与美好:那些突然安静的时刻、突然沉下去的表情、突然一本正经的质问、突然脆弱的表白……点出他们百无聊赖又横冲直撞的青春中的高光时刻。
剧里的每个人物都有非常可爱与非常可恨的两面,而且这种「可恨」是真的坏。这是蛮危险的做法,毕竟观众很容易接受像是《我爱我家》《武林外传》那种有着萌萌的缺点的人物,但是在一个正剧里,很难接受主要角色真正的坏。
这一点上叶京很勇敢,他诚实地去描绘生活中处处存在的小心眼和经意或不经意间产生的恶意,并用模式化的台词模糊人物的真实想法,增加人物的复杂度,同时也增加了人物的真实感。
导演叶京(C位):我怎么会站在了中间,有抢戏的嫌疑。你瞧瞧这帮演员看我那眼色,操!老大不愿意似的!真不给我面子。那天好像是要关机了。我们彼此都很舍不得离去。就让青春的记忆永存吧。
请让我努力地表述一下主要人物的复杂设定:
方言(佟大为饰):执着于思考自我,自己对自己不诚实,爱端着,拧巴,自尊心强,理想主义,向往单纯,相信世界上还有纯真,讨厌虚伪;到处撩妹四处留情,自我感觉良好,优柔寡断,说得好听但执行力弱。最爱李白玲,但对其和高洋的关系以及俩人的背景悬殊心存芥蒂,不完美的东西宁愿不得到,但又不甘心。
高洋(果靖霖饰):团队领袖,家里不争气的长子,孩子头儿,「男人就应该……」思维模式的坚定践行者;也算有情有义,对朋友接济,对最喜欢的李白玲也有真情流露,但这些在「发财梦」的世俗成功强烈吸引下都可以让步,在发财的潮流中被耍;他的坏淋漓尽致体现在对金燕的折磨,虽然也有悔恨也有责任,但还是无可辩驳的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