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妈妈》观后感
我妈妈去世15年了,所以对于母爱、亲情这类催泪的电影我是轻易不感触碰的,我怕控制不住自己思念的潮水决堤而出。可是看到电影的评分很高,我又很好奇,这么古老的话题,这部电影到底是如何诠释母爱的,它有什么新的视角吗?于是还是忍不住去看了。
电影讲述的是一对老年母女相依为命的故事。女儿60岁,母亲80岁。
电影的开篇讲,女儿一日三餐非常有规律的照顾着自己的妈妈,而且都是营养配餐,三餐的时间也非常固定,每天给妈妈的吃药时间也非常准时,按程序做完这些之后就是收拾屋子。虽然女儿已经是一位60岁的老人了,但屋子收拾得一尘不染,她似乎有洁癖或者是强迫症。同时女儿又是一个非常有爱心的人,她每周都去做义工,帮助清洁工扫大街,做义工的时候,天还没亮她就已经开始工作了。她的妈妈却对女儿每天这种规律的生活安排很逆反,她不喜欢把桌子上的书摆得整整齐齐的,她喜欢随手拿起一本书,随手翻开一页就读的感觉。有一次趁女儿不在家,她还自己蹬着梯子爬上书架去拿书。妈妈的精神状态很好,每天很晚了还躺在床上看书。有时她让女儿把书翻到某一页,读第几行,虽然妈妈对书中的内容倒背如流,可她还是要求女儿读给她听。女儿有时不情愿,但也满足了妈妈的要求。
母女的日子就这样平淡的过着。过了一段时间,女儿突然感觉自己出现幻觉,她总能看到爸爸回来了, 有时他在院子里读书,有时在屋里跟他的学生讨论问题。其实他的爸爸早在十几年前考古的时候被水冲走了。有一天出去做义工,她竟然花了一天一夜才找回自己的家。于是她去看医生,医生说她得了阿尔兹海默症,再有三个月她的病会很严重,会越来越失忆,会不知道自己是谁,会不认识身边的人,也就没有了独立生存的能力。她很害怕,她担心妈妈没人照顾了怎么办。她花了好几天的时间去找好高端的、氛围适合妈妈的养老院,把妈妈送去了。妈妈不明白女儿为什么这样,是女儿不想要她了,还是临时寄存。女儿说自己有事情要处理,需要三个月的时间,让妈妈先在养老院呆上一段。女儿离开时,看到妈妈坐在养老院的剧院里,四处寻找女儿的目光,就像是女儿小时被妈妈送到幼儿园时寻找妈妈的目光是一样的。尽管有不舍,女儿还是毅然地离开了。
还不到一个月,妈妈被养老院工作人员送回了家,因为妈妈说在养老院的屋子里有各种奇怪的声音,她睡不着。无耐,女儿只好把自己的病例给妈妈看,她本想妈妈会很伤心,一定会答应再回到养老院。可是她却对女儿说:“没关系,我照顾你!”从这天开始,妈妈每天练瑜伽、哑铃。每天早上妈妈起床给女儿做饭,按时给女儿吃药。每天陪着女儿散步,告诉女儿不能离开自己的视线半步。女儿的病还是越来越严重,经常半夜起来找东西,有时半夜跑出去,妈妈拉不住她,就在后面跟着跑;有时下雨了女儿非要淋雨,还在雨里玩乐,像个不满三岁的小孩子;有时,她把小便尿到裤子上,还责怪母亲是故意让她出丑;有时女儿失忆对妈妈说,她是一个好人,但她不是自己的妈妈……种种场景都很催泪。
电影的结局是母女俩都住进了养老院,妈妈用轮椅推着女儿在海边戏水。
无论一个女人自己多么孱弱,多么苍老,为母则刚。一个80多岁的老人照顾自己60多岁的女儿,而且这个女儿有时是一个婴儿,有时是一个疯子,有时又变成陌生人,她的行为和想法,妈妈永远无法预判,把这样的女儿照顾好,更是难上加难。但是这位老妈妈没有伤心,没有沮丧,更没有报怨,有的永远是坚强、耐心、陪伴和无微不至的爱。
我在想,如果是妈妈得了病,女儿会像妈妈照顾女儿一样,照顾自己的妈妈吗?一定做不到。作儿女的虽然很孝顺,但我认为孩子对父母的爱永远比不上妈妈对自己孩子的爱。电影中有一个场景我记忆尤深。这一天女儿突然清醒了,她问自己的妈妈:“我是不是给您添麻烦了?”妈妈回答说:“没有,妈妈永远爱你!”之后母女俩紧紧的拥抱在一起。
无论自己的孩子变成什么样,妈妈永远都会接纳她、爱她,这不就是人世间最伟大的爱吗!
从电影中可以看得出来,女儿是一个有些刻板、内敛的人,而且不会向他人轻易吐露自己的心声,就连妈妈也不能。我在想,她得了阿尔兹海默症会不会有心理原因?她对爸爸的思念一直是她的心结,尽管她为爸爸整理了工作日记,而且成功出版了,她还是没能打开思念爸爸这个心结,所以她总是幻想爸爸回来看她了。她爸爸是位考古学家,经常在外工作,回家团聚的机会很少很少,但每次回来看女儿,都做到了全情的陪伴,越是这样,她对爸爸的思念就越深。还有她年轻时,因为男朋友回来晚了,她没给男朋友开门,男朋友后来自*了,事后她非常后悔和自责,她认为男朋友是她*死的。这些事情,她一直藏在心底,从来不提及,这是在她生病不清醒的时候,悄悄对妈妈说的。
其实生活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结,就看我们如何对待它。你觉得把它藏起来,它就消失了吗?其实这样对自己的伤害更大。
我也是有心结的,比如小时候家里的房子又旧又小,没有参加过高考。所以梦里经常出现家里盖房子的情景和就要参加高考时的紧张场面。所以我努力工作,让自己有能力住上自己满意的房子。虽然我没参加过高考,但是毕业后我仍坚持学习,时刻告诉自己绝不能输给那些大学生。这些事我也经常跟朋友谈起,这就是我打开心结和释放压力的一种方式吧,虽然小时候的遗憾不能完全弥补,但会缓解很多。我不知道阿尔兹海默症与心理健康是否有关系,但觉得人应该勇敢面对自己的心结,想办法化解它,或者找人倾诉,或者放下过往向前看,或者通过自身的能力去弥补缺憾,总之尽量让自己的心好过一点,应该会避免一些疾病吧。
图片来自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