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北京天安门,天安门上太阳升……”这首歌词简洁、曲调流畅的儿歌《我爱北京天安门》,伴随了一代又一代中国儿童的成长。但这首歌由谁所作、背后有什么样的故事,却一直鲜为人知。9月21日,“我爱北京天安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市民图片、实物展在上海市群众艺术馆开幕,这首歌的词曲作者——金月苓、金果临姐弟俩走进展厅,向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讲述了歌曲创作时的往事。
最早公开发表的《我爱北京天安门》
《我爱北京天安门》歌词数易其稿
当天,姐弟俩特地穿了一身T恤,金月苓是大红色,金果临是蓝色,衣服胸前都印有“我爱北京天安门”的字样。这对相差5岁的姐弟并非同父母所生的亲姐弟,不过,他们的母亲是一对亲姐妹,各自的父亲也是一对亲兄弟,算得上亲上加亲。金果临是《我爱北京天安门》词作者,金月苓则为它谱了曲。但在创作这首歌曲时,两人并未有过任何交流。
《我爱北京天安门》歌词曾数易其稿。它最早创作于1969年11月29日。这一年,弟弟金果临13岁,刚从上海市常德路第二小学毕业,升入上海培进中学就读。恰巧英语课本上开始教授“I Love Peking. I Love Tian An Men”,两句简单的话成为最早的灵感来源。“当时用得最多的是我们、大家、咱们,单数用得很少。学了英语后,开始想用你、我、他来表达,但是用‘你’没意思,用‘他’太刻意,就选用了‘我’,由‘我’组成’我们’。”年幼的金果临也喜欢出黑板报,画得最多的是太阳、天安门、红旗、葵花等。这一天,在出完黑板报后,他在笔记本里写下了这首儿歌的首稿。
第一版《我爱北京天安门》写在金果临的笔记本上
第一个版本的歌词,题为《金光照的全球红》,共四句:“我爱北京天安门,天安门上太阳升。太阳升起金光照,金光照得全球红。”四句词采取了“顶针续麻”的技巧,令他颇为得意。同年12月3日,他又将歌词修改为第二个版本,改名为《我爱北京天安门》,前两句不变,后两句改为“太阳光辉照万里,万里山河处处春。”投稿获得选用后,正式刊出时,歌词的第四句被编辑改了两个字,成为“祖国山河处处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