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1999年,章子怡演完《我的父亲母亲》,央视版《笑傲江湖》想找她演岳灵珊,报价非常高。子怡刚出道,还没什么见识,差点同意了。幸好老谋子中间打岔,把她拦了下来。
恰好那年李安筹拍《卧虎藏龙》,回大陆看景。老谋子听说后,就把章子怡推荐给了李安,演了那只倔强的玉娇龙。
那一年,内地电影正式朝市场化迈步。
2月,中影挂牌成立,开始引领国产片走出商业困境。同年,于冬成立北京博纳,博纳成了首家拿到“电影发行许可证”的民营企业。王中军也没闲着,出手阔绰,一口气投了三部电影。名字说出来吓死人,分别是《鬼子来了》《荆轲刺秦王》和《没完没了》。
前两部电影,一个遭禁,一个被骂。是他给冯小刚的800万,拉开了两人十几年合作的序幕。从此,冯导成了华谊的内容奠基人。
「《卧虎藏龙》片场的李安」
那年,老谋子有两部文艺片去戛纳,《一个都不能少》和《我的父亲母亲》。戛纳觉得前者太像宣传片,希望撤出。老谋子贼精贼精的,把两部都撤了。《父亲母亲》拿了柏林银熊,也是张艺谋跟艺术片长路的一次暂别。后来他就跟张伟平走上了攒明星的古装之路,成为内地一代大片风潮的开拓者。
李安的《卧虎藏龙》,不但对章子怡个人意义重大,对整个中国电影产业都意义重大。后来北京新影联的副总高军的原话是:
“榜样的力量实在是太重要了。要是没有李安的《卧虎藏龙》,肯定不会有张艺谋的《英雄》,也不会有冯小刚后来的《夜宴》。”
拍完《卧虎藏龙》,拿了奥斯卡,李安成了台湾的骄傲。台湾很骄傲,可是当时的台湾电影,一点也不骄傲。在“辅导金”导向下,台湾本土剧情长篇连年下坠。时至1999,产量已不足20部。李安拍《卧虎藏龙》,跟他们关系不大。20世纪末,遭受经济冲击的台湾弥漫着一股颓丧气息。想做导演的年轻人越来越少。倒是一位老前辈,正在拍一生中的绝唱。
这个人,就是杨德昌。
那部电影,名叫《一一》。
可杨德昌不会想到,这部电影拍出来,要到17年后才正式在台湾上映。
「1999年,正在拍《一一》的杨德昌」
1999年,杨德昌的学生陈以文的作品《想死趁现在》上映,男主角是岩井俊二《情书》的男主角,柏原祟。陈以文也没坚定地走上导演之路。后来广大大陆同胞认识他,还是通过钟孟宏《阳光普照》里的那位父亲。
《卧虎藏龙》之后,大陆对台湾电影印象越来越淡。引起过讨论的名字,是拍《海角七号》和《赛德克·巴莱》的魏德胜。但此后,又是数年沉寂。直到《一一》在台湾上映那年,一个年过四旬的新人导演,在导演钟孟宏的帮助下,拍了一部极具个人风格、充满戏谑味道的黑色电影——《大佛普拉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