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信“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小编,为了拥有文人的气质,平时没事儿就喜欢去书店、图书馆这样的地方逛。
逛多了,慢慢地就发现,这些地方都有一股特殊的味道,给人一种清冷的感觉,如果是喜欢读书的人,一定会喜欢这种味道,这大概就是所谓的书香。
来自植物的天然香味其实,书香一词从古就有,并非人们赋予书籍的虚假幻想。古人们对于书籍的珍爱,是现如今大部分人所不能想象的,比如古时候藏书阁这样的地方向来都是闲人免进的。
也因此,古人为了保护书籍,防止蠹[dù]虫咬食,会在书中放置一种植物——芸香草。
这种草有一种清香之气,夹有这种草的书籍打开之后清香袭人。有趣的是,芸香草作为一种植物没有丝毫香气,一经干燥后就会越来越香,香气能够保持二十年之久。
这种书籍防虫法当然也不是后人假想的,可在历史记载中找到其身影。
比如宋代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写道:“古人藏书辟蠹用芸。芸,香草也,今人谓之七里香者是也。叶类豌豆,作小丛生,其叶极芬香,秋间叶间微白如粉污。辟蠹殊验,南人采置席下,能去蚤虱。”
据说宁波天一阁的藏书楼之所以享有“无蛀书”的美誉,就是因为每本书内都夹有芸香草的缘故。
芸香草其实是古人对灵香草的昵称,其原名为灵香草(拉丁学名:Lysimachia foenum-graecum Hance)又名香草、佩兰、排草等,为报春花科珍珠菜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请注意:真的有一种植物学名为芸香草,跟我们讲的灵香草不是一种植物,芸香草是禾本科植物,也有香气,但没有防虫的作用),株高可达60厘米,干后有浓郁香气。
因为古人常在书籍中放这种草避蠹驱虫,所以除“芸人”指农人,“芸芸”指众多外,与“芸”字有关的词多与书籍有关。如“芸编”指书籍,“芸帐”指书卷,“芸阁”指藏书之阁,“芸署”为藏书之室,“芸香吏”则指校书郎。
当然,除了芸香草的味道,古籍中散发出的迷人味道还包括墨香。古代制墨所采用的主要原料有松烟、漆烟和桐烟(所谓烟就是将木头或者油漆燃烧之后所得烟灰)。
墨的烟料须经过燃烧才能制成,烟料是半成品,再经过入胶、和剂、蒸杵等工序制成墨锭,才是成品。
其中最为出名的徽墨以松为基本原料,掺入20多种其他原料(这其中就可以添加香料),经过各种工序精制而成。成品具有色泽黑润、坚而有光、入纸不晕、舔笔不胶、经久不褪、馨香浓郁及防腐防蛀等特点。
除此之外,古人们还会用糯米调制的糨糊粘贴纸张,在书做成之后再配以檀木书匣,试想一下,这样一本书拿在手里肯定香气四溢,让人爱不释手。
生产线上的化学味道但是,在现如今的工业化社会很少能看到这么精致的书籍了,我们现在的书籍都来自生产线,至于闻到的味道则来自于各种化学产品。
快节奏的生活注定我们现在没办法像古人一样那么精心地对待每本书,而一本新书上带有的气味来源具体是什么,这个还真讲不清楚,毕竟一本书的制作过程中可能会涉及成百上千种化学试剂。
不过,这些化学试剂的来源大概可以分为三类:纸张本身、用于印刷的油墨和书本装订的胶剂。
首先讲纸张本身。不管是哪种纸张,原材料都是木材、废纸等,将这些原材料打碎后再经过滤、晾干后制成纸浆,其中主要用到的是物理工序,涉及到的化学物质比较少,最有可能用到的化学试剂就是漂白剂。
当然有一些比较高级的纸张,其粉碎、研磨程度越高,生产过程中添加的成分可能就越复杂。
我们再来说印刷用的油墨。油墨的成分就复杂得多了,主要包括颜料、连结剂、溶剂,还有一些辅助增稠剂、稳定剂等,而这些溶剂的主要成分是各种植物油、矿物油和合成树脂等,就有可能散发出味道。
另外,印刷过程中还会使用到着色剂,但是着色剂又很粘稠,必须添加一些稀释剂来进行稀释,稀释剂也是有机溶剂。
以前,工厂里经常用的有机溶剂含有纯苯。苯是一种碳氢化合物即最简单的芳烃,并带有强烈的芳香气味,这也就是我们以前常说的油墨香。
但是我们都知道,苯是一种致癌物,人如果长期待在苯超标的环境中,会感到头晕、恶心、食欲不振、疲倦等,严重的还可能发生再生障碍性贫血或白血病。所以我国规定,有机溶剂中不能含苯。
现在印刷厂所用的有机溶剂主要是醇类、酯类物质,比如乙醇、丁醇、醋酸乙酯等,但是这些物质有一股刺激性味道,所以现在我们常见的新书跟以前的老书相比,气味就没那么好闻了。
旧书店的味道看来,要想闻到好闻的油墨香,还得找本老书来看看了,不过,如果是现在找一家古朴的书店去“闻味儿”的话,可能也不全然是油墨的味道,还可能有一股“怀旧”的味道。
很多人会认为它是“木头味”。但有研究者经过对图书馆的气体采集后进行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分析,结果发现,这其中有苯甲醛释放的杏仁味、香草醛释放的香草味、乙基乙醇则带有一点花香,乙苯和甲苯也会释放出甜香味,这些共同构成了旧书的书香味。
但是旧书店中又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味道呢?这些味道是因为纸张在长年累月中发生了化学降解而产生的。
纸张中含有纤维素(也可能含有少量的木质素),纤维素是一种葡萄糖长链分子,而环境中存在酸性物质,两者发生“酸水解”,会产生各种挥发性有机化合物,也就是我们上文提到的各种散发异香的化合物。
到此,想必大家对于书香这个词有了新的理解,从古至今,虽然书香的成分有所变化,但书中的文字内容给生活带来的“香气”却越品越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