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里,什么叫“神仙”般的日子?
在我们这种80后的记忆中,初二暑假就是。
瘫在躺椅里,吹着电风扇,旁边的小桌上,摆着两片刚切的西瓜。
昏昏欲睡的时候,电台里传来小虎队的新歌,一下子就激动起来,跟着哼的同时,就在谋划着,赶紧攒钱买磁带,或者到哪里能抄来歌词。
等开学的时候,已经有“歌霸”学会了这些新歌,课间就哼上了。
印象最深的“歌霸”是一位发育比我们快的女生,虽然成绩不好,但人家的歌词已经抄了厚厚几大本。
这些“神仙”般的日子,恐怕是全中国70后、80后的集体记忆,所以当这代人长大成人,带有车载收音机的私家车也开始普及时,一度“濒危”、差点被时代所淘汰的电台,也终能够起死回生——正因为电台有音乐,“电台音乐”也成为这代人难以磨灭的记忆和情怀。
比如在上海,广告营收最强的两个频率,都主打音乐。
电台特有的声音质感、对新歌的推送和介绍,都是我们所热爱和依赖的。
但我也以为,现在的年轻人,本就没有听电台的习惯,应该更加没有“电台音乐”的情怀了。
直到我前些天无意中在QQ音乐看到《见面吧!电台》这个节目时才发现,虽然每个时代都有专属的独特玩法,但大家对于音乐的喜爱,对于新歌的渴望,原来一直没有变。
现在的我们经常喊着“歌荒”,但在真正喜欢音乐的年轻人那里,他们并没有“歌荒”。
我们以前有厚厚的歌本,他们现在也有长长的“歌单”。
我们以前喜欢小虎队,他们现在喜欢UNINE、汪苏泷。
我们以前总在各种报纸杂志的缝隙里,寻觅自己喜欢的歌手的踪影,他们现在直接在电台直播节目中,就可以看到喜欢的歌手现场演唱,并且参与各种有趣的互动环节。
时代在变,但不同时代的“电台音乐”,却依然能让不同时代的听众“上头”。
2追了几期《见面吧!电台》后我发现,新时代的玩法,果然与时俱进,比传统的电台生动多了。
在北京的潮人地标世贸天阶,节目搭了一座180°透明的直播间,每周六天直播。
通过QQ音乐豪华绿钻抢票进入直播间内的幸运粉丝,能和喜欢的歌手直接互动,场外粉丝也可以在玻璃直播间外面,观看自己的偶像表演,为他们打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