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画图我就感觉仙气飘飘
新时代,新征程。
什刹海是世界文化遗产“京杭大运河”和正在申遗的北京中轴线的核心组成部分,也是北京国际交往中心建设的旅游窗口,是各国政要们来北京的首选旅游地之一,更是北京老城保护的标杆典范。2019年,随着《什刹海风景区旅游发展规划》编制完成,什刹海的发展掀开新篇章。
什刹海在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中的位置,图片来源:《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
规划针对什刹海作为旅游区、文保区和老城生活区的特殊性,从单一的开发性思维,转向关注景区“怎么改”“怎么管”。通过“构、疏、显、引、补”的发展思路,推进什刹海空间利用、文化保护、业态更新、景区管理等内容。
什刹海商业业态分析图,图片来源: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
什刹海景区旅游线路规划图,图片来源: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
规划通过细分人群进一步加强精细化管理。
针对团队游客:采取旅行社备案制度,设计专属线路,引导快进快出。
针对散客:增设后海摆渡线路,引导游客向后海、西海疏散,保障旅游安全。
针对社区居民日常性的游憩:建设环湖绿道及微绿地,引导遛鸟、下棋等传统休闲方式,延续什刹海的“人民性”特质。
随着首都核心区疏解腾退的不断推进,什刹海各项工作陆续得到落实和实施:荷花市场、酒吧街业态更新稳步推进;环湖7处堵点打通,6km环湖绿道贯通;望海楼、潭苑等原封闭绿地对外开放;永泉庵、真武庙启动文物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