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兰芳与孟小冬
这世间的事,从来都是因果,历史之所以发生此事,自是有它的道理。
在这一点上,陈凯歌未尝不是有一些强作解人,从尊重史实的角度看,这种有意变动,并非是向梅兰芳致敬,而是无意中对大师的一种污蔑。
尽管如此,梅家人并未发声,这是可以理解的,谁不想让先人的形象更加光彩和伟大呢?
但是,历史就是历史,再文艺的传记片也要有所根据,否则,“梅兰芳”就不是梅兰芳。
除此之外,日本人与梅兰芳的戏码,也着实有“抗日”的套路之嫌。
抗战时期蓄须明志的梅兰芳
梅兰芳先生不为日本人演出、蓄须明志的故事,足以不朽,至今仍是民族气节之典范。又何必再画蛇添足,让日本人将梅先生捕去审讯呢?
好像不被严刑逼供、不吃一点苦头,就不能表现出梅先生的高大形象一样。
梅先生不是政治家,大可不必如此,人们爱戴的是梅先生的艺术,是一个平凡而正派的梅兰芳。
梅先生一生为人和善,从不与人红脸,如果拒绝做事,也一定是以智慧应对,定不会像一个毛头小子一般歇斯底里。
梅兰芳
若真像电影中那样棱角分明,他又怎能成为那个在各种势力之间周旋得游刃有余的梅兰芳呢?
陈凯歌曾说,梅兰芳在他心中是一个“谜”,因为他既是一个了不起的伟人,但在一些事情的处理上,又同一般老百姓没有什么区别。
可是,在电影中,我们几乎看不到梅兰芳“普通”的一面,而是处处都带着主角的光环。
当然,造成这种情况的责任,并非完全是陈凯歌一个人的,整个班底及剧中人物的塑造,也多少有一些用力“过度”。
陈凯歌
孙红雷无疑是中国数一数二的实力派演员,可是他却不能明了“邱如白”这种海归,深处于中国传统文人堆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于是,越用力便越南辕北辙。
这种演技上的理解,仁者见仁,不必多言,就算是失误,谁还没个失误的时候?可是有些情节,实在令人忍俊不禁。
胡适与袁世凯大总统共赏梅花,真是将胡适先生捧得太高了。稍稍了解胡适的人便知道,袁世凯做大总统时,胡适还在美国念书呢。八竿子打不着的两个人,为何要如此安排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