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青云说,年轻时未雨绸缪的为自己存一笔钱,当生活发生意外,或者决定“裸辞”时,你有了这笔存款,就可以放心地去试错、去寻找机会,也可以潇洒地对欺负自己的人说,“FUCK YOU!”
是不是很爽!
人到中年,你会发现自己越来越有底气的原因,是因为你存了越来越多的钱!
所以,在这个崇尚提前消费的时代,一定要为自己的将来存一笔备用金,当不测风云降临时,它就是你的底气,也是你的定心丸。
提前消费是一时的潇洒,未雨绸缪的存钱才是长远的智慧。
5、最重要的情绪管理,就是你要相信,没有一种情绪,是不应该的
网络上曾出现过一篇刷屏级的爆文,大意是“真正优秀的人,已经戒掉了情绪。”
这个社会在反复的告诉我们,情绪和年龄是成反比的,人到中年,不能允许自己再有情绪。
但实事是,那些声称戒掉情绪的人,并不是真正的戒掉了,只是比其他人更能忍而已。
越是忍,就越容易伤害到自己.
情绪也有一个“二八定律”:最好的情绪状态,是80%的时间积极,20%的时间消极。
轻度的悲观会使我们关注自身的不足,做事三思而后行,少做愚蠢冲动的决定。
强行的积极反而会消耗自己更多的能量,对于提高工作热情和个人成长没有好处。
所以,接受自己和世界的不完美,让情绪自然的流动吧。
“戒掉情绪”这种flag,就不要立了。
6、如果你不曾不平凡过,你如何确定,平凡才是唯一的答案?
有一首传唱度很高的歌,叫《平凡之路》,其中最后一句,“直到看到平凡,才是唯一的答案。”
我身边就有年轻人,用这句歌词来答复我,“为什么我的人生不需要努力。”
可詹青云告诉我们,能“看到平凡才是唯一答案的人”,恰恰是那些经历过不平凡的人。
薛教授在这场辩论中说道:如果最成功是10,最平凡是1,加上“活着”这个基础分,最成功与最平凡的差距就变成了10010和10001。
既然差距这么小,为什么我们不能再往前走一点点呢?
7、没有伤悲,就没有慈悲
2020年的春天,对于全体中国人来说,是一场终身难忘的情感共振。
困守家中,不断地刷着疫情新闻,那些普通人的悲欢离合,那些一线人员的奉献牺牲,都能让隔着屏幕的我们泪流满面。
因为这种悲伤,让我们为疫情的结束积极行动,让我们感恩他人的付出,也让我们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
“悲伤”就是用心灵上的痛觉来保护我们,让我们反省错误、评估风险;让我们痛惜失去,珍惜所有;让我们自觉地帮助那些同在悲伤中的人,也必将被他们帮助。
能感受伤痛,才能学会慈悲。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你觉得这句话很美,是因为你心中,充满慈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