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慢地,她的成绩开始有所提升。
只不过,依旧是努力的程度和获得的结果,不成正比。
刚升上初三时,詹青云的老师曾找她的父母谈了一次话。
老师的意思是,她继续埋头苦学,结果可能还是考不上高中。
与其这样不断地承受打击,倒不如给她选个好一点的技校,学个一技之长。
虽说读书以来,她已经听过不少这样的话了。
但再一次被否定,詹青云还是不免有些难过。
好在,父母知道她还不想认输,于是便没有接受老师的建议。
他们也和往常一样,给予了她最大的支持和鼓励。
或许是终于开窍了,或许是厚积薄发。
在初中最后的一个学年里,詹青云的成绩仿佛开了加速器,直线上升。
中考时,她成功考取了优异的成绩,并进入了一所重点高中。
升入高中后,已经见到希望曙光的詹青云,也从未松懈过学习。
整整三年,她的成绩一直是名列前茅,从未有过任何的波动。
那个昔日被嘲是笨小孩的“学渣”,逆袭为了人人口中的“学霸”。
而她接下来的举动,更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
022008年,詹青云走进了高考考场。
对于她来说,真正改变命运的时刻到了。
她保持着冷静,也发挥出了自己应有的水平。
最后,她考取了相当亮眼的685分,全省排名第五。
成绩出来后,国内的许多名校都朝她递来了橄榄枝。
其中,北大和港大都开出了优厚的条件。
但那个时候,香港比内地发达了许多,不论是学术还是就业的前景,都更加广阔。
更何况,詹青云想学的还是经济专业。
综合考虑下,她拒绝了北大,转身成为了港大的一名学生。
而进入大学的詹青云,也依旧没有松懈学习。
当然除了每天埋头苦学,她多了一个兴趣爱好——辩论。
得益于从小养成的阅读习惯,詹青云的逻辑能力和表达能力,都十分的出色。
再加上她认真学习的劲头,她的辩论能力也是与日俱增,频繁在辩论赛中崭露头角。
渐渐地,她成为了香港大学辩论队的队长。
后来,她更带领港大辩论队,一举拿下了国际华语辩论赛的头名。
也正是因为如此出色的表现。
临近大学毕业时,她不仅拿到了全额奖学金,还拿到了本校硕士研究生的保送名额。
詹青云选择了留在港大,攻读硕士学位。
硕士毕业之后,她仍然有进一步深造的想法。
得知她要读博,北大又给她递来了橄榄枝,不仅承诺学费全免,还愿意提供全额奖学金。
港大也是这个意思,希望她能留在本校。
但是,都被詹青云拒绝了。
算起来詹青云前前后后拒绝了北大两次。
因为,她准备考取美国哈佛大学,从经济学跨专业到法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