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说,她会离开这里,去好莱坞。
面条崩溃。
在回去的路上,或许是怜爱,或许是慰籍,女人主动吻了他。
而接下来是,面条强暴了她。
这场戏在今天就被卷入漩涡。
导演被打上“厌女”标准。
Sir在这里无意讨论这场戏的用意,因为导演本身已经在解释过(相关解释详见豆瓣帖)《美国往事》的两个隐含情节。
Sir只说在那个回答里的一句。
“他明白,他感受到了,她在容忍他这么多。但他希望用这种粗暴的方式,让她永远不会忘记。”
该怎么理解这种“变态心理”。
Sir第一时间想到《阳光灿烂的日子》,影片最后,同样也有一场充满痛感的强暴。
马小军强硬地摁倒他一直心仪的女神:米兰。
从世俗,法律角度,面条与马小军当然有错,有罪,但从电影角度,这两场戏必须存在。
以《阳光灿烂》为例。
抛开第一眼的猎奇,如果你真的看进去了,你会发现,马小军的强硬恰恰是无能的证明。
在此之前,米兰行为举止的落落大方,乃至她挺拔健康的屁股,一直反衬出马小军嘴里叫嚣,实则懦弱的精神本质。
越接近,越自卑。
最终,自卑到极致,又不敢面对的马小军,只能用这种虚假的男子气概去占有她。
这里面有难以言说的悲痛,有同归于尽的愤怒,甚至,有许许多多语焉不详的情感,唯独没有美感,快感。
但显然,今天,我们很难理解这种复杂。
我们呼唤恋爱必须百分百忠诚,情欲必须百分百美好,最好,电影里每个人物的动作,都完美匹配自己对完美的想象。
两个例子。
一个是前几年的《过春天》。
两人在灯光昏暗,狭窄的仓库里互相给对方捆上货,局促的呼吸声,喉咙的吞咽,不经意间肌肤的触摸,都让观众感受到两人一触即破的感情。
另一个是去年的《夏花》。
不单是因为言承旭本身是“行走的春药”,还因为剧中极尽氛围感的营造,比如在投影之下,两人在一片绚烂花朵图样的影像中接吻、躺倒,或者只是特写吻腹肌、吻吊带的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