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开始看《三十而已》的时候,我也和大部分的观众一样,觉得晓芹和陈屿离婚一定是大快人心的那种。
陈屿不出轨不家暴,没有什么恶习,虽然不是上海本地人,但工作稳定,有房有车,看起来是一个理想中的好丈夫模型。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老实男人,为什么做不了一个好丈夫,却让人气得牙都痒痒的呢?
陈屿最初,像极了很多家庭中的丈夫。
对于家,他像一个冷漠的男主人,不关心妻子,不留意门坏了,不关妻子的猫,甚至还有些讨厌养宠物带来的麻烦;对于鱼,或许他是个称职的主人,因为鱼活在他习惯的规则里。
在这段婚姻中,我们看到的是,要么是晓芹一声不吭地忍着,忍受着陈屿无声的不满和冷暴力;要么就是在晓芹忍不住时,和晓芹寸土不让的争吵,什么难听说什么,怎么说话伤人怎么说。
没有包容,没有温暖,没有关心。
就像晓芹说的,这样的男人,为什么要结婚?
而剧情走向,也似乎果真如此。
或许从要陈屿毫不犹豫说离婚那一刻开始,晓芹就开始变得闪亮。
那种闪亮,不是做一个发型,穿一件漂亮衣服的光华,而是,从内心深处解脱出来的轻松。
然而,两个人的感情是否真的无法挽回,陈屿是否真的无药可救了呢?
或许,他们夫妻二人的故事,也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一些反思。
01. 冷漠怕麻烦还记得晓芹和陈屿吵架的名场面。
陈屿说,结婚就是为了轻松省心,过踏实日子。
对于陈屿来讲,结婚就是找一个温柔、懂事的本地姑娘,婚姻就是他的避风港。
对,你没听错,这就是陈屿作为一个男人,最初对婚姻的理解和追求。
因为从小有一个惹是生非的弟弟,一个不省心的原生家庭,所以,陈屿特别害怕麻烦,不想在婚姻中再操心。
于是有了我们之前看到的场景,门坏了,他不想着修,也不管晓芹是不是好进门;晓芹聚餐路远了,他懒得去接,觉得还不如自己打车回来省时省力又省钱。
谁也不能说陈屿有什么原则上的问题,不能原谅,但这样的日子过起来,就是说不出来的委屈和憋屈。
陈屿一直想在婚姻中避风,可就像晓芹说的,谁都想避风,那谁来当港啊?没有人可以一直负重前行。
或许有人好奇,又扯到原生家庭上,我看是陈屿本身就有问题吧?
是的,很多时候,事情不发生在我们身上的时候,我们实难感同身受。
想想陈屿一直负担着弟弟的生活,可以说,从小到大都是这样。就连给许幻山当司机,也是晓芹帮忙找的。
弟弟之前一事无成,又爱惹事生非,每次为他收拾残局的,就是陈屿,当然结婚后还有晓芹一起帮忙。
这种长期的情感勒索之下,让陈屿不自觉地想要逃离所有的麻烦,除了在他的世界里,按他的喜好和规则生存的鱼之外,他什么都不想去留意。
陈屿有陈屿的问题,但是原生家庭确实对他的性格和追求都有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而这种性格问题,又会延续到生活、工作以及婚姻当中。
怕麻烦,其实是一种惰性思维。
这种情况,在我们现实生活中也是普遍存在的。
惰性思维会让我们在碰到某件事的时候,习惯性地想当然,认为它就应该是自己以为的那个样子的,或者是就应该朝着某个方向发展的,还总会以此为借口,去怠慢于进一步思考。
这也是我反复提到陈屿为什么看起来如此热爱他的鱼,不是他对鱼上心,而是鱼就是他惰性思维里的一部分,还有那些每次出差都会带回来的招财猫。
招财猫同样是陈屿的惰性思维,他思维里的以为晓芹喜欢猫,就一直送,而从来没有想过探索晓芹的世界,更没有想过创造他们的未来。
没有人会指望一个思维懒惰的人,能有什么创举。
但因它而带来的后遗症,比如低情商和不沟通,却对工作和婚姻没有丝毫的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