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龙就曾以小鲜肉演员为例,道破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一方面,当红小鲜肉的经理人都是奔着赚快钱的心理,在能红的两三年里,想尽量多捞钱。另一方面,资本去请小鲜肉的时候,明知道对方没档期,但还是高价要对方出演,就出现了一个礼拜档期演戏、AI换脸、替身演戏等各种乱象。演员轧戏生产烂片,每一环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共同助推了“不敬业”演员的产生。
轧戏会不会被骂,关键看戏除了作为饭圈对家互相攻击的口实,其实奔波于两个剧组这种行为本身,不是“轧戏”的核心问题所在。关键在于演员在这种情况下,有没有保住戏的质量。
在《我和我的祖国》路演宣传现场,张译就讲了一个他和吴京疑似轧戏的故事。拍摄《攀登者》期间,张译接到《我和我的祖国》邀约,拿不定注意便询问吴京的意见。吴京语气肯定地说哪儿也不去,结果俩人就在《我和我的祖国》拍摄现场碰面了。
张译当个段子和观众分享,也没人拿他俩是不是轧戏说事,因为他们的表演完全没影响最终作品的呈现。
轧戏赶工未必就不出精品,比如,广为流传的刘镇伟救场王家卫“借演员”拍《东成西就》的影史佳话。当时,因为王家卫拍《东邪西毒》拖期严重,十个大明星的合约在手上,一年没拍出什么东西。于是,刘镇伟迫于资方压力,用同一批演员,起了一个《东成西就》班底。
刘镇伟回忆当时演员同时在两边拍戏,那是相当痛苦。白天拍《东成西就》的发疯式喜剧,晚上拍《东邪西毒》的沉闷文艺戏。但最后,两部戏竟然都成了电影史上的经典。
拍王家卫这种拖延症导演的电影,就没有演员不轧戏。《一代宗师》一拍好几年,期间章子怡拍了《危险关系》《非常幸运》,梁朝伟拍了《听风者》《大魔术师》。
如果一直等着王家卫不轧戏,可能就会像胡歌一样,仿佛在演艺圈消失了好几年。好在,现在《繁花》虽然还没官宣*青,胡歌已经接别的活儿了,新剧《县委大院》没准比《繁花》更早与观众见面。
剧组和演员之间,就是双方利益博弈取其平衡。演员不能轧戏耽误剧组,剧组也不能因为拖期耽误演员。演员如果在合理范围内轧戏,能保证两边都不耽误,且演技确保戏的呈现不受影响,应该没人会苛责轧戏。
曾经“轧戏”的行业乱象在于,资本热钱纵容了流量明星肆意轧戏,不管戏的呈现,只管请到流量明星演戏便能卖高价钱。而那些没演技还轧戏的流量明星,自然是口诛笔伐的对象。
如今影视行业降温,在节衣缩食、提质减量的大趋势下,活儿都变少了,“轧戏咖”想轧戏都难,也算是行业因祸得福。希望没戏可轧的演员们,能静下心琢磨演技,多造福点作为衣食父母的观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