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的前世是三生石畔灵河岸边的一株仙草,下凡为人自然是一种神仙范儿,所以她在众人眼里像是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人。
但是就这样一个冰清玉洁之人,却做出三次偷看之举。
第一次偷看发生在她初进贾府的路上。《红楼梦》第三回,林黛玉刚入京都,弃舟登岸时,就有荣国府打发了轿子并拉行李的车辆久候了。林黛玉坐上轿后,进入城中,从纱窗向外瞧了一瞧,其街市之繁华,人烟之阜盛,自与别处不同。
许多人对此不甚了解,这其实是林黛玉的第一次偷看。
古代女子出行,坐在轿中都是封闭的,虽有纱窗,但女子坐轿是不能轻易往外看的。
林黛玉此时偷看是因为第一次到京都,街市繁华,人烟阜盛,与别的地方不同,初来乍到,自然心有好奇;更主要的是她的母亲贾敏以前对她说过,外祖母家与别家不同;她接触到的几个三等仆妇,吃穿用度已是不凡了,更何况马上要到贾家。因此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惟恐被人耻笑了他去。所以上轿后进入城中便从纱窗向外偷瞧。
第二次偷看发生在怡红院外。《红楼梦》第二十六回,林黛玉和贾宝玉偷看《西厢记》后,林黛玉午间休息时,贾宝玉前来看她,在窗外听到她细细的长叹了一声道:“‘每日家情思睡昏昏’。”随后进屋让紫鹃倒茶,说出“好丫头,‘若共你多情小姐同鸳帐,怎舍得叠被铺床 ?’”,林黛玉当即恼怒,宝玉知道闯了祸,正想办法解释时,袭人前来说是贾政找他。宝玉慌忙离开。
出来之后才知被薛蟠骗了,无奈只好跟他去喝生日酒。林黛玉听说贾政叫宝玉去,一日不见回来,心中也替他忧虑。到了晚饭后,听说宝玉回来了,便要去找她问问情况。在怡红院的门口,看见薛宝钗往宝玉的院里走,她便在自己跟随上来。
林黛玉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担心贾宝玉,担心薛宝钗对贾宝玉的死缠烂打。
第三次偷看发生在怡红院内。《红楼梦》第三十六回,夏日中午,林黛玉和薛宝钗在王夫人屋里吃西瓜后,听说袭人被封为准姨娘后,两人出来同回大观园,薛宝钗约林黛玉去藕香榭,林黛玉因天热要回屋洗澡,所以彼此分开。
林黛玉洗澡后约史湘云到怡红院给袭人报喜时,发现薛宝钗正守着宝玉绣肚兜。原文如下:
林黛玉却来至窗外,隔着纱窗往里一看,只见宝玉穿着银红纱衫子,随便睡着在床上,宝钗坐在身旁做针线,旁边放着蝇帚子,林黛玉见了这个景儿,连忙把身子一藏,手握着嘴不敢笑出来,招手儿叫湘云。
林黛玉这样做,表面上看不规矩,实质却是很礼貌,未进屋之前,先看看宝玉的动静再做决定,这正如贾宝玉到她房前先听一听动静是一样的,是彼此之间的关心,是一种爱到深处不顾忌的真情。
林黛玉为何会先后有过三次偷看之举?林黛玉三次偷看情况不一。第一次是因为谨慎小心,第二次是为贾宝玉担心,第三次是习惯使然。
其实林黛玉不仅偷看,还有多次偷听的习惯,薛宝钗过生日时,史湘云说一个戏子像林黛玉,贾宝玉对她使眼色并私下解释原因。遇到林黛玉时,林黛玉说出史湘云所说之语,“宝玉见说,方才与湘云私谈,她也听见了。”史湘云再进贾府,林黛玉担心两人因麒麟有不才之事,随后跟着去偷听。此外,薛宝钗在滴翠亭前也把偷听的黑锅甩在林黛玉的身上,由此可知林黛玉确实有偷偷行动的习惯。
林黛玉为何会有这种行为、这种习惯呢?
习惯不会凭空出现。个人的生活、家族的变故、周围环境的影响等,都会引导我们形成这样的或那样的习惯。林黛玉本身冰清玉洁,但是在贾府里,她没有母亲的关爱,寄居生活再好也不如自己家里,所以她敏感多疑;她同贾宝玉相亲相爱,但是薛宝钗又倚仗着贾元春的暗示,大肆在“金玉良缘”上做文章;贾宝玉虽然对她一片真心,但只有想法没有行动……这些原因叠加在一起,林黛玉只能在亲情、爱情和感情的煎熬中生活,有了“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的感受后,她自然会有偷看之举、偷听之为。
理解了林黛玉内心的凄苦,品味她的三次偷看行为,自然会让人觉得一次比一次可怜;体会到她孤独的处境,自然会觉得一次比一次动人。
声明:本文资料重点引自《乾隆庚辰四阅评本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周汝昌校订批点本石头记》《胡适藏乾隆甲戌脂砚斋重评石头记》《蒙古王府本石头记》《郑振铎藏本》【文/小涵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