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只涉及电影《八佰》场景。
《八佰》这部片子主流思想和表现的情怀与价值观都没有问题,但是由于编导并没有读透历史,又不是很懂军事,因此《八佰》沦为了一个虎头蛇尾,最后冲桥的悲壮感没有表现出来,到让观众感到憋屈。
事实上,八佰壮士退入租界也是为了保存实力,保存抗日的火种(确实有部分官兵逃了出来,通过军官培训,成为了抗日的骨干力量)这原本是无可厚非的,但是编导把冲桥作为了重点,留下来做掩护的杂牌军(全部牺牲)到成了陪衬,相当于想做一锅好菜,兑好了汤汁,却把主要食材扔到了垃圾桶里,只留下一勺汤……
在正史上,八百壮士撤退的时候没有遇到大的伤亡,而且伤员也都顺利的带走了,在租界医院得到治疗。这就给现在的创作留下了很大的空间,如果用用心是可以做好的。但是《八佰》的编导的改编,一下子让以谢晋元团长为主的军官人设崩塌了,早期的果敢与睿智全无,到像一群没上过战场的文盲军官了。
军官在军队中的作用之一就是让每个士兵都发挥出最强的战力,从而去争取胜利,如果牺牲在所难免,那么军官就要让这个士兵的牺牲有价值和价值的最大化,让士兵白白去牺牲的军官,不是合格的军官。
《八佰》中让杂牌军留下掩护主力撤退这个事件主体,可以有,毕竟牺牲杂牌保嫡系也是蒋军的优良传统之一。但是作为四行仓库的主官,即便是要牺牲这些杂牌,也是一定要让这些杂牌牺牲的有价值,有意义的,但是在影片中,这一点并没有体现出来。
杂牌军掩护主力冲桥一共分了三部分,把原本薄弱的兵力又分散了,相互间也基本没法儿支援。
第一部分是健康的没有受伤的十来个人向日军阵地发起逆袭,并且以密集队形向前推进。影片没有给出这些人的结局,但日军只需要两个机枪点的火力交叉,就可以轻而易举的消灭这队人马,因此他们对掩护冲桥毫无作用,还会提醒日军:中国军队有所行动。
第二部分是伤员,全都用铁链捆在阵地上。这一点是最大的败笔,因为他们这么做毫无战术意义,最多只是在日军进入的时候和日军同归于尽,而且也仅限于前面一两个人,后面的会被日军轻易射*,因为原本就是伤员,又被绑住,没有其他武器,完全没有办法做战术机动和反击。他们对掩护冲桥也毫无作用。最多就是拉几个日军垫背。
第三部分只有姜武一人,在楼顶上唱戏,然后拉了一下20毫米机炮,又没了下文,机炮该打哪儿?怎么打?全无交待,对于冲桥或许有点掩护作用,但也是未知。
总之,这群刚刚升华了爱国情感,勇于牺牲的战士,就被《八佰》里的军官,实际上编导白白的牺牲掉了,既没有有效的掩护冲桥,应有的悲壮感也没有体现出来,只有无尽的惋惜和唏嘘。
前面说了,留下杂牌军打掩护不是不可以,一来是国军有这个传统,二来这些杂牌军经过几天的战火洗礼,已经可以一战了。
但是,在人员配备上,如果一定要留下人打掩护,除了杂牌军,一定要留下相应数量的嫡系和杂牌军混编,并且至少要留下一名连职以上的军官压阵,没有军官和作战骨干,这个仗是没法儿打的。
可以向日军主动逆袭吸引注意力,但一定要小群多路的佯攻,而不是集团推进,因为英勇的战死不是目的,达成掩护主力冲桥才是真正的战术目的,他们吸引的日军越多,主力冲桥的压力就越轻。
伤员一定要都带走,一支遗弃伤员的部队就离溃败不远或者已经溃败了,战场上都是袍泽兄弟,遗弃伤员对于士气是非常大的打击,而被战友遗弃也是对伤员极大的精神伤害,如果幸存,会给军队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何况当时八百壮士还有携带能力,即使四个人抬一个,也全都能带出去。
至于小湖北,孩子是祖国的希望,打晕了带走,军旗也要带走。
在俄罗斯电影《布列斯特要塞》中,唯一的幸存者就是那个娃娃兵,军官让他带走了军旗,这个设定非常棒。
楼顶的20毫米高炮,一定要用上,也一定能用上,非但是这门高炮,所有不便于撤离的轻重机枪也一并要留下,每个负责掩护的战士都要由军官分配射界,凡是能威胁到桥面的火力点都要努力“照顾”。
尤其是日军的狙击手,连刀哥都给打死了,不能放过,运气好,日军狙击手可能被20毫米机炮打成碎片。因为日军狙击手都是很死心眼儿的,只要视野好能有效的*伤敌人,他们一般不愿意挪地方,因此有概率被击中。在太平洋战场上,日军狙击手经常把自己捆在树上作战。
所以我十分的希望最后看到这样的场景:
主力已经顺利过桥,负责掩护杂牌军最后突围过桥,但仍有几个残兵却被日军堵在了楼顶,弹尽粮绝,面对日军逼近的刺刀,一名断腿伤兵问还站着的姜武:都过去了没?
姜武点点头。
伤兵笑道:那没白死。
他拉响了胸前的手榴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