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士们打仗是为了什么?是为了家人,为了祖国,为了⼤家能过上平凡的⽣活。”
近日,电影《志愿军:存亡之战》正在热映,它聚焦抗美援朝战争第五次战役中的铁原阻击战——2.5万名志愿军战士与近5万“联合国军”激战12昼夜,用血肉之躯构筑起一道“铁长城”,将敌人逼上了谈判桌。
影片中,朱一龙饰演的李想,是一个作战经验丰富的营教导员,也是所有奔赴前线的志愿军战士的缩影。第一次参演战争片,他塑造人物的诀窍是什么?又是什么让他在观影时落泪?朱一龙接受央视新闻专访,为你讲述背后的故事↓
01
一把钥匙、一朵小花和一颗糖
这是朱一龙第一次参演战争片,从一开始他就下定决心:这个事得做,还得拼尽全力做。
“李想是万千志愿军战士的缩影,我想用所有美好的词去形容他。”这部电影开拍前,朱一龙查阅了大量关于抗美援朝的资料,也进行了长时间的训练,“我想真实地走进李想这个角色”。
电影中,李想与父亲李默尹、妹妹李晓的团圆与分别贯穿始终,一把全家呵护的家门钥匙、一朵妹妹送的小花、一颗爸爸转交给自己的糖果,都是这个家庭的情感寄托。
朱一龙说,李想在父亲面前是个有点“顽皮”的孩子,面对妹妹李晓时不善言辞却在心里默默牵挂,而一上战场,他就成了一名坚定果敢的战士。
在生命接近终点时,李想用舌尖触碰糖纸,再一次感受它的甜,随后包裹住那朵妹妹送的小花,将它们放入水中。朱一龙说,李想掏出了糖纸,用那一丝甜支撑自己走完生命的最后时刻。他再也无法与家人团聚,但他将“甜”留给了身后的同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