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十三钗说的都是谁,金陵十三钗中哪个是真实的

首页 > 娱乐 > 作者:YD1662024-12-16 03:14:54

她这个轻如红尘的女人,一旦消失,就像从来没投胎到这世上似的。现在法比万一有记性,该记住即便她如一粒红尘,也是有来龙去脉的。--《金陵十三钗》

自古以来,战争都是残忍的,它能瓦解一个家庭,能摧毁一座城市,能扼*千千万人的生命,在遥远的1937年,南京上演过一场惨烈的屠*,我想任何文字都不足以形容这场屠*的惨绝人寰。

今天我想要说的是一群红尘女子的民族情怀和奉献精神。生命有贵有贱,人格有高有低,但在战争生死关头,都是同样一条人命而已。她们在社会讨生活,低贱如同蝼蚁,还要遭受着世人非议,但“肮脏”的躯体,一旦具有牺牲自我的奉献精神,灵魂就变成了最圣洁的。

商女亦知亡国恨,此恨无关风与月。

金陵十三钗说的都是谁,金陵十三钗中哪个是真实的(1)

1. 人的成见,是一座难跨越的大山

13岁的孟书娟,是整个故事的见证人和讲述人,在南京陷入战争风暴的时候,她们16个女同学躲在一座教堂之中,教堂也缺水少粮,情况并不乐观,但却是平静的。

一群红尘女子的到来,打破了这份平静。

我们的命是不贵重,不值当您搭救;不过我们只求好死。再贱的命,譬如猪狗,也配死得利索,死得不受罪。

这是头牌赵玉墨在遭到神甫拒绝时说得一句话,她说得谦卑大方,不染红尘之气。

神甫面对这些在门口求救的风尘女子,善心大发,决定让她们来避两天风头,就这样,地下室成为她们的暂时场所,她们依然穿得花枝招展,在地下室打牌,弹琴,打情骂俏。

书娟对她们是非常鄙夷的。她想到父母曾经发生过的争吵,渐渐明白就是这样的妓女,曾虏获了父亲的欢心,差一点就摧毁自己的家庭,母亲为了拉回父亲的心,不惜离开故里,远去美国,如果没有这样的女子,那么书娟也不用孤零零地在这里受罪了。

这样一想,书娟对她们的恨意就愈发愈烈,在她眼中,这群女人都是下贱货,她狠狠地骂她们是臭婊子,不要脸。书娟并不了解她们,也不知道她们的经历,就凭着她们是秦淮花楼里的人,就断然认定她们都是坏女人。

金陵十三钗说的都是谁,金陵十三钗中哪个是真实的(2)

《哪吒》里申公豹曾说一句话:人心中的成见像一座大山,任你怎么努力都休想搬动。

13岁的书娟尚不懂人事,她的成见是不成熟的,可60多岁的神甫,在面临日本军的邪恶邀请时,就已经暗自决定牺牲这些妓女了。

那些生命之所以被牺牲,是因为她们不够纯洁,是次一等的生命,不值得受到他英格曼的保护,不值得受到教堂的保护。

也许不光是他们,世人都是这样看待的吧。谁会去关注一群妓女的命运呢?她们是如何受到胁迫,遭到变卖,才进入这个行当的,无人关心这些经历,就用一己之见来定位她们的卑贱。

书娟后来意识到,在那个非常时期,在强暴者面前,女人们无贵无贱,一律平等。最圣洁的和最肮脏的,都被一视同仁,同样受刑。想到这里,书娟更加仇视这些女人,因为她们幸灾乐祸的正是强暴抹除了贵贱之分,在强暴者眼里,妓女和女学生根本没有区别,只不过都是他们发泄私欲的工具。

最后,妓女们替女学生去赴生死之约,那一刻书娟也许才能懂,再低贱的身躯都可能拥有高贵的灵魂,等她再成长一些,她为自己曾经的仇视而懊恼,她从没停止寻找她们的脚步,在国际法庭上,她终于找到了头牌赵玉墨,她变得面目全非,可声音如故,书娟一听就知道是她。

可赵玉墨不愿承认,也不想面对书娟,曾经那段人不如鬼的日子,她根本不想提起。

金陵十三钗说的都是谁,金陵十三钗中哪个是真实的(3)

2. 患难面前,真情越发可贵

这是一个悲剧色彩的故事,从头到尾都是战争带来的恐惧和压抑,如果说有那么一点温情,就是豆蔻对小伤员的真情流露了。

豆蔻和小伤员都是15岁,小伤员受了重伤,肚子烂了,脸上全是绷带,看见豆蔻,对她咧嘴一笑,笑得嘴角都跑到绷带里去了。就这一幕,就让豆蔻爱得心疼。

她开始照顾小伤员,给她换药,为了减轻他的疼喂他喝酒,无微不至。她还想给他谈琵琶,可琵琶只剩一根弦。

“好听吗?”

“好听。”

“谢谢你。”

“别谢我,娶我吧。”

“我家什么都没有。”

“那我就弹琵琶,你拉个棍,要饭,给*吃。”

“我没妈。”

豆蔻刚沉浸在自己的甜蜜幻想了,就被小伤员的对话惹哭了,众人都哭了,哭别人,哭自己,哭不知死活的明天。

为了能弹出一首好听的琵琶曲,豆蔻离开教堂,去拿琴弦,可她迷路了,遇见了最可怕的事情,15岁的豆蔻被绑在一张椅子上,遭受了最恐怖的轮奸。在死前,她还想着自己和小伤员的私定终身,内心冒出一片粉红。

谁说婊子无情?豆蔻对小伤员一往情深,自己的手长满冻疮,还给伤员洗绷带,晾绷带,还想着以后和他一起吃苦过日子。她也才15岁,和女学生们一样的花样年华,却辗转多地,被卖了多回,如果不是命运艰辛,谁愿意去做一名红尘女子呢?

为了三根琴弦,就付出了生命,值得吗?我们看来也许是不值得,但对豆蔻这样的女子来说,能在小伤员死前,给他弹出一首好听曲子,比生命还重要,她轻如草芥的生活里,难得出现这一点温情,她怎能不去争取?

其中有一名女学生徐小愚,父亲是做大生意的,在南京已经如此混乱和危险的时候,他历经千辛万苦,来接自己的女儿。他变卖房产,想着用钱收买日本人总行吧,可此时的南京已经不需要钱了,他又和日本人做起生意,卖古董,卖字画,也卖了自己的一点骨气和良心,才换来一张通行证。

父女情深,在这危难时刻,更显得深厚伟大。在他们相逢的时刻,所以的女学生都羡慕小愚,羡慕到仇恨的地步,他们的父母虽然没有来到,但都一样地心急如焚。

在生死面前,所有外在的财产、金钱、名利都不重要了,重要是生命和牵挂,那些平日里被忽略的真情,也在此刻变得格外深入人心了。

金陵十三钗说的都是谁,金陵十三钗中哪个是真实的(4)

3. 低贱与高贵的碰撞

赵玉墨的出场,注定是惊艳的,秦淮河上的“头牌”姑娘,是行当里级别最高的。

她身上无一闲处,处处都会笑、会怨、会一套微妙的哑语。

她不是艳丽佳人,但非常耐看,她最大的优点,就是丝毫没有自轻自贱。

虽然身处于风尘之地,但她的气质更像一位大家闺秀,或者是某家的太太。在众人争吵时,她能一句话解决矛盾,众人没主心骨时,她又能稳住大局,这样的女子,自带光环。

她们的到来,打破了教堂的安静,可日本人的到访,才是最危险的,打破了所有人的安全感。她们一直躲在教堂,并不知外面早已经面目全非,满目疮痍,直到豆蔻的惨死,直到教堂里伙夫和伤兵的死亡,才把他们拉入这残酷的氛围之中。

神甫为了安全,让女学生也搬到了地下室,可阁楼上的十几个床铺,还是引起了日本军官的注意,他们幻想着这里有女学生在躲藏,于是再次来访,邀请女学生们去参加宴会,朗诵诗词。

谁不知道他们背后的丑陋目的呢?这一去,生不如死。

就这这时,赵玉墨站出来了,说:我们跟日本人走,把学生们留下来。当然有几个姐妹不愿意去送死,最后也被玉墨说服了。

当她们所有人都换成了学生装,低头垂眼的时候,这一队人哪是什么女学生,分明是一对大义凛然的女英雄。

这套学生装,是赵玉墨最喜欢的,她也曾是女学生,也曾熟读四书五经,也懂琴棋书画,父母的血脉也不低贱,都是读书知理之辈,却是一个个败家子,为了还债把她抵押了,把她卖了。如今,她又穿上了这套学生服,却是最后一次了。

如果没有命运的坎坷,她也许真的成为一个大家闺秀。

临别之时,玉墨依然是风情万种的,她朝神甫飞个媚眼:我们活着,反正就是给人祸害的,也祸害别人。

她们的决定,保全了女学生的清白,仿佛也保全了曾经自己的清白。

金陵十三钗说的都是谁,金陵十三钗中哪个是真实的(5)

知道真相的女学生们,一个个低头沉默。后来的她们,也学会了那些打情骂俏,学会那些俏皮话,日常里也模仿她们的语气,这也是一种铭记,铭记曾经有这些花枝招展的女子,救过她们一命,保全了她们一生。

金陵十三钗的低贱和高贵,分得如此明显,她们因为身份的特殊,被人看不起,被人骂,然而,灵魂无贵贱之分,一份奉献精神,就把他们的灵魂推向最纯洁之处。

严歌苓的作品大多为边缘性女子,《金陵十三钗》更属于边缘人,活在烟花巷里,活在他人的鄙夷和唾骂里,可商女亦知亡国恨,最后她们表现出来的奉献精神和大义凛然的英雄气概,和身份形成明显反差,也足够让我们动容。

那些姣好的容颜,那些如花的名字,那些纯净的灵魂,都刻在了那段血迹斑斑的历史上。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