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西干头是对纤毛带的最好的形容
然后继续发育,纤毛幼虫前后两端会长出一些像鱿鱼触手般的腕,进入羽腕幼虫阶段,此时的羽腕幼虫口依然分布在身体中央,就在2016年,斯坦福大学专门针对海星的羽腕幼虫做了一项研究,在水中撒入非常细小的塑料颗粒,通过显微镜观察到了它的腕们可以改变涡流的分布,既可以推动自身运动,也可以让食物集中在双唇附近,以便于更容易的进食。
羽腕幼虫继续发育,它的最前端长出来了三个成“品”字形排列的短腕,短腕顶端具有黏着细胞,腕的基部也有黏着细胞形成的吸盘,此时的状态称为短腕幼虫,海星的逆天变态发育就在这时开始。
短腕幼虫会沉入海底,依靠黏着细胞固定在海底,此时的短腕幼虫的对称结构打破,短腕幼虫身体一侧的干细胞会发育成一个具有独立的运动、消化、生殖、神经等系统的被称为真正的小海星雏形。还没有结束,附着在海底的短腕幼虫会“弯腰”90°,将拥有小海星雏形的那一侧翻在上面,迎接最后的蜕变。
纤毛幼虫、羽腕幼虫、短腕幼虫的变化
小海星会一直从短腕幼虫中汲取营养,最终瓜熟蒂落,离开短腕幼虫独自生活知道长成成年海星,留下被掏空了的短腕幼虫, 慢慢死去。如果不是很理解可以想象成一个幼儿体内长出了成年的自己,那个幼儿阶段的自己比成年的自己更早的死去。如果在营养充足的情况下,短腕幼虫甚至会用出芽的方式进行无性生殖,产生多个小海星“分身”,原来海星的“断臂分身”技能从这里学的。
总结派大星的童年就这样没有了,海星独树一帜的变态发育也成就了它作为棘皮动物门中最成功的动物之一,目前海星分布在世界海域的各个角落,从潮间到海底6000米都有海星的分布,但是海星并不是无害的动物,虽然成功,但它也有罪恶的可怕一面。
珊瑚虫*手!
大量的海星会严重破坏珊瑚礁的生长,其中一只棘冠海星一天就要吃掉约二平方公尺的珊瑚,2007年菲律宾2.5万平方千米的珊瑚礁有一半以上遭受了海星大军的侵袭,海星不仅吃珊瑚虫,鲍鱼,扇贝等贝类都在其食谱中,仅2006年,胶南地区因海星导致的鲍鱼养殖损失达4000余万,2007年青岛一水产养殖公司杂色蛤因海星侵害损失近3000余万。海星的防治已成为海产养殖的重要关注对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