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多年过去,有关《还珠格格》的各种解读,依旧是一门显学。
1998年,《还珠格格》第一部在“中视”一经播出,就火爆异常。台湾地区的还珠剧粉及周杰粉丝,自发创建了网站“心有千千杰”。
在当时,还珠主创们都有类似的网站,网站名与他们在《还珠格格》里的角色高度关联,赵薇的叫“身轻如燕”,林心如的叫“心苑”,范冰冰的叫“会冰楼”,张铁林的叫“铁林的御书房”……
二十多年过去了,心有千千杰网站早已不再更新,却依旧在维持运营。网站左上角硕大的“周杰的深情天地”提示着。你是自1998年8月开站以来的第四千多位观众。
“心有千千杰”网站首页。
而在这个画风古早的网站上,人们得以窥见当时观众的追剧体验。
《还珠格格2》拍摄期间,为了跟粉丝保持互动,周杰多次手写亲笔信寄回台北,由琼瑶代为打字发布到该网站上。
琼瑶还附言吐槽过周杰的铅笔字太潦草,而且一会儿简体一会儿繁体,看得她头昏脑涨,好不容易才把信的内容打完。
《还珠格格》第二部开拍一个多月后,第一部才在大陆播出。将近50%的收视率,比在港台首播的时候更加火爆。
为了让能衔接第一部尽快播出,琼瑶还没写完剧本,第二部就开拍了。/《还珠格格第二部》
而几位年轻主演,也从默默无闻的新人演员,一跃成为炙手可热的大众明星,走进家家户户的搪瓷脸盆。
当时,周杰还是中央实验话剧院的演员(国家话剧院的前身之一),留的收信地址就是他在单位的信箱,结果每天收到几百封来自全国各地观众的信件,让传达室的大爷苦不堪言。
但如今,再提到周杰的时候,人们往往会默认你少打了一个字。
节目里,舒淇对于周杰“为什么不做演员了”的提问被观众质疑“情商低”,但抱有同样困惑的人,却委实不在少数。
在搜索引擎里查找“周杰”,紧随其后的关联词就是“周杰当年和XXX是怎么回事”“周杰为什么退出娱乐圈”。
确实,无论是让他一战成名的尔康,还是《少年包青天》里的“包黑炭”,《梅花档案》里的龙飞,都已经是世纪之初的往事了。在那之后的十多年,周杰似乎没能贡献出具备同样知名度的国民角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