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即将来临,带着对父母、先辈以及故乡的思念,我踏上了回老家的旅程。那片土地,承载着我无数的记忆与情感,尽管它位于湘西南一个边远贫困的山区,但在我心中,它永远是那样温暖而亲切。
我的老家,坐落在青山环绕之中,依山傍水,四季分明。小时候的我,常常在溪边嬉戏,捉小鱼、捉蝌蚪,满心欢喜。那时的我们,虽然物质匮乏,但却拥有着无尽的快乐。我们一蔸一窝,约有百十来号人,五代同堂,热闹得如同一场永不停息的庆典。家里的堂屋是我们活动的中心,放电影、看社戏,都是我们最期待的时刻。那时的欢声笑语,至今仍在我耳边回荡。
然而,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如今,长辈们已逐渐老去,兄弟和晚辈们为了生存纷纷外出打工,老家的院落也愈加冷清。曾经热闹的场景不复存在,只有两三户人家依然坚守着这片土地,昔日的横屋早已坍塌,只有几根残存的砖瓦诉说着往日的辉煌。站在院落的石板路上,我的心情沉重,老家的衰败让我感到无奈与心痛。
外面的世界变化万千,城市的繁华与喧嚣让我感到向往,但我的心始终系着这片土地。乡村振兴的春风何时才能吹到我的老家?我常常思索这个问题。作为一名在县人民政府扶贫岗位上奋斗了三十个春秋的工作者,我深知这份责任的重大。老家的面貌依旧,贫穷的阴影依然笼罩着这片土地,作为儿子,我无法逃避这份责任。
我并不爱家乡吗?不是的。老家始终在我心中萦绕,深深扎根。每当我闭上眼睛,脑海中浮现的都是那一张张熟悉的面孔,那一声声亲切的呼唤。尽管身处繁华的城市,心中却总有一份牵挂与思念。我的兄弟和晚辈们或许会埋怨我,认为我未能为家乡的改变尽力,但我相信,逝去的父母和长辈们不会怨我。他们用辛勤的汗水和无私的奉献,为我们铺就了这条回家的路。
我希望,在不久的将来,乡村振兴的政策能够真正落地,让我的老家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或许,老家的改变需要时间,但我坚信,只要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心怀这份责任,携手共进,老家终会迎来新的希望。那时,曾经的热闹与欢笑将再次回归,孩子们的笑声会在山间回荡,家乡的未来将会更加美好。
清明节是缅怀与追忆的时刻,我将带着对父母和先辈的敬仰,继续为老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无论身在何处,老家永远是我心灵的归宿,是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家乡的老屋
家乡的马路
家乡的田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