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卟啉分为两类,第一类:脂溶性卟啉化合物,通常溶于有机溶剂,如氯仿,二氯甲烷,乙酸乙酯,苯等脂溶性溶剂,在石油醚,正己烷等溶解度很小;
第二类:水溶性卟啉化合物,通常溶于水,甲醇,乙醇,丙酮,乙腈等亲水性有机溶剂中。卟啉化合物的熔点通常大于300度,紫红色固体粉末或结晶固体,具有一定的光敏性质,在紫外或可见光作用下,能有效释放单线态氧。
卟啉类化合物(porphyrins)是一个以闭合成十J六圆环的四个吡咯核的结构为基础的一种复杂的含氮化合物,是由动植物色素(叶绿素或血红素)变化出来的,这些色素含吡咯核。
主要以金属(钒、镍为主,也可能有铁、铜、钴、锌等)配合物的形式存在,它们很稳定。地质体内的卟啉类化合物是1934年特雷布(Treibs)首先在原油和沥青岩中发现的。
这一重要发现,第一次使原油成分和它们的祖系生物源物质问建立了直接的联系,使石油有机成因说有了一个可靠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