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李白一生的故事流传甚广有下面一些:
1、《饲鸟高手》
据史料记载,李白是训养禽鸟的高手。李白20岁时,曾隐居成都附近的青城山,除读书练剑外,还驯鸟,当地刺史知道后,到山上拜访,还以“身怀道术”为名向朝廷举荐。李白对驯养禽鸟的浓厚兴趣,折射出他热爱生命、崇尚自然的积极的人生观。
2、《铁杵磨成针》
传说李白小时候读书不用功,中途不念了。有一天,在路上看见一位老大娘磨铁棒,说要把它磨成针。李白因此受感动,从此奋发学习,终于取得了很大成就。
3、《桃花潭水》
唐天宝末年,李白漫游到南陵、宣城。汪伦得知李白东游至宣城,修书请之。李欣然至,汪伦款留数日,临别赠以汪伦名马八匹,官锦十端,而亲送之。并踏歌送行,李白感其意作《赠汪伦》诗:“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4、《仙人下凡》
传说李白的母亲梦见太白金星落入怀中,于是孕育了李白。取李白字为“太白”。长大后的李白也确有几分“仙气”,他的诗,想象力“欲上青天揽明月”,气势如“黄河之水天上来”,无人能及。李白在当朝就享有“谪仙”的美名,后来更被人们尊为“诗中之仙”。
5、《李白赋李花》
李白周岁“抓周”时,抓了一本《诗经》。直到儿子七岁,还没想好合适的名宇。那年春天,父亲对妻儿说:“我想写一首春日绝句,只写两句,你母子一人给我添一句”,李白不加思索地向院中盛开的李树一指,脱口而出:“李花怒放一树白”。父亲拍手叫好,于是,他就给儿子起名叫“李白”。
6、《黄鹤楼搁笔》
李白登上黄鹤楼,诗兴大发,正要提笔写诗时,却见崔颞的诗,自愧不如,便搁笔不写了。实际上,李白热爱黄鹤楼,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连呼“一忝青云客,三登黄鹤楼”。山川人文,相互倚重,崔颗题诗,李白搁笔,从此黄鹤楼之名更加显赫。
7、《力士脱靴》
有一天皇帝召见李白,请他起草一份诏书。恰巧李白刚喝完酒,于是趁着酒性对皇帝提了一个小要求:“请皇上准许我穿戴随便一点”,皇上准许。李白趁机向站在一旁的高力士把脚一伸:“给我把鞋脱了!”高力士在完全没有心理准备的情况下跪了下去,竟给李白把靴子脱了。
8、《李白下馆子》
李白的酒品不太好,他若是喝醉,连皇上都敢惹。唐代的量酒单位是小斗,一斗约合2000毫升。李白自己的诗说:“金樽美酒斗十千。”—斗是十贯,可真够贵的。
9、《智怼乡绅》
李白十四岁的时候,来到南浦,当地有一个姓胡的乡绅,非常自大。听闻了李白的名气,于是想要考一考李白。面对胡乡绅的刻意刁难,李白一一对答,胡乡绅满脸通红,慌忙跑出了房间。从此以后,胡乡绅再也没有蔑视过李白,反倒是对他无比尊敬。
10、《醉书狂草敌兵》
唐玄宗时,渤海国的使者带着国书来到长安,唐玄宗命令翰林学士宣读番书。第二天上朝,诗人李白写好了国书,当众念道:“大唐开元皇帝,诏谕渤海可毒……”,番使大为震惊。回到渤海国,将大唐国书交给渤海国国王,国王看后惊叹道:“天朝有神仙相助,如何敌得!”于是,写了降表,归顺大唐王朝。
李白出生于701年,具体出生地点已经很难考证了,现在也有不少地方在争李白故乡这个名头,而且他的出身也相当离奇,家世、祖上都没有什么记载,有的说他的祖上是李建成或是李元吉。李白小的时候就非常聪明,在15岁的时候就能做诗赋,而且他非常喜欢剑术,剑术独成一家。
在24岁的时候李白离开了故乡来到了蜀地,在蜀地游览了一番之后出蜀,在27岁的时候经过好友孟浩然的介绍成为了前宰相的孙女许氏的丈夫,从此在安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