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是牛角挂书。
【成语】: 牛角挂书
【拼音】: niú jiǎo guà shū
【解释】: 比喻读书勤奋。
【出处】: 《新唐书·李密传》:“闻包恺在缑山,往从之。以蒲鞯乘牛,挂《汉书》一帙角上,行且读。”
【举例造句】: 我们要学习他牛角挂书的读书精神。
【拼音代码】: njgs
【用法】: 作定语;指勤奋读书
【英文】: read while grazing the cattle with one's books hung on its horns
【故事】: 唐朝时期,李密年轻时听说包恺在缑山,就前去拜他为师,他骑在牛背上,把《汉书》挂在牛角上,边走边读。越国公杨素刚好在路上看到,骑马跟在他的后面问他为什么这样勤奋。李密见是杨素就回答说在看项羽传入迷了。
悬梁刺股——汉语成语。出自东汉·班固《汉书》和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一》。这则成语以孙敬“头悬梁”和苏秦“锥刺股”的故事比喻刻苦读书学习。
凿壁偷光——汉语成语。出自《西京杂记》。 该成语原指西汉匡衡凿穿墙壁引邻舍之烛光读书,后用来形容家贫而读书刻苦。
手不释卷——是一则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成语有关典故最早出自于三国魏·曹丕《典论·自叙》:“上(指曹操)雅好诗书文籍,虽在军旅,手不释卷”。 “手不释卷”的原义是手中总是拿着书卷,比喻勤奋好学。 另外还有:积雪囊萤、折节读书、钝学累功、程门立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