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事情,存在即有一定的意义。
想一想如果一个世界上没有压力,没有挫折会怎样?我们做某件事会不会一直拖延下去,因为没有截止日期的压力;我们会不会认为所有的一切都理所当然,因为没有挫折,所有都能心想事成……好,那世界应该如何运转,人与人之间如何合作?
挫折和压力对于个人成长和社会进步都有着一定的,积极意义。
接下来再看挫折和压力是如何形成的?完全是外界施予的吗?同样的一件事,比如考试,你可能非常重视,夜不能寐,有的同学确毫不在意,觉得裸考就行。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同,同样的外界刺激,引发的却是不同压力感或者是挫折感。根本原因是你的期望不一样,你对外部压力源的认知不一样。还是上面的考试,你想考满分拿第一,另外的同学可能觉得60分万岁,不挂科就好,你的压力当然会比后者大;同时相对应的,你的动力也会比后者大。
挫折也是这样,一件事情,你觉得特别难,现实可能也真的很难,但你脑子里的难度一定是放大了的。比如高考,刚考完觉得考不上一辈子都完了,这个观念占据了你的内心,这就是你的挫折。
压力和挫折都是这样,外界的某一事件作为一个刺激源,引发你内心的某种观念感受,形成了你的压力或挫折。
那为什么压力和挫折现在让人变得恐惧呢?其实任何事情都要有一个适合的度才好,过多或过少,都达不到最佳效果。压力少,你会没有动力;压力太大,你会丧失信心。那么什么是正常的压力水平呢,下图可供参考:
挫折具有不同的作用:挫折的两重性。
①挫折本身是坏事。因挫折是要求、愿望、需要得不到满足时所产生的一种心理状态,所以挫折的消极作用是它本身固有的,是普遍的,它给人以身体、心理上的打击、压力,给生活道路造成曲折,对于承受能力不强的人来说,更是一种灾难。
②挫折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挥积极作用。挫折的积极作用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对于有能力承受挫折的人来说,挫折给人以压力、打击可以激发起知难而进的勇气,积累经验,战胜困难,取得成功。
③关键在于对待挫折的态度和承受能力。挫折和世界上的许多事物一样都有两重性,本身是坏事的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变成好事,本身是好事的在一定条件下也可能变成坏事。正如“塞翁失马,安知非福”所揭示的道理一样,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对待挫折及对挫折承受能力的强弱。 综上所述,挫折本身所固有的是消极作用,不会因为承受能力强而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