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九州分别为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
拓展资料:
“古九州”是中国古代汉地的地理称谓,主要有三种含义:一种是对古代中国的区域划分,将古代中国分为九个不同的州;一种是用“九州”泛指天下,全中国;还有一种是指大九州,将全世界分为九州,汉地是其中之一州。详见“九州”。九州,后来从冀州中分出幽州、营州、并州三州,与原有的九州合计共十二州,所以九州又被称为十二州。
对于九州的具体分布说法不一,比较常见的九州划分为:冀、兖、徐、青、扬、荆、豫、雍、益九州。《尚书·禹贡》作:冀、兖、徐、青、扬、荆、豫、雍、梁;《尔雅·释地》有幽、营州而无青、梁州;《周礼·夏官·职方》有幽、并州而无徐、梁州。
分别为豫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梁州、雍州、冀州、兖州。
大禹命人将九州之地的名山胜川,瑰丽之景都记录在画册上面,然后派出手艺精湛的匠人,将这些风景刻在这九座青铜鼎之上,一鼎为一州,九鼎为天下,从此九州就成为了中华大地的代名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