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仪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共同遵守的表示尊重、友好的行为规范和准则。礼仪作为一种行为规范,体现着对他人的敬意与尊重,要求人们自觉遵守社会公共道德,自觉尊重他人和尊重自己,自觉平等待人、真诚守信,自觉注重仪表、谈吐等。
礼仪的内容非常丰富,具体表现在礼貌、礼节、仪表、仪式等方面。其中,礼貌是指人们在交往过程中表示敬重、友好的具体行为,如尊老爱幼;礼节是指人们在交往过程中表示尊重、问候、祝愿等的惯用形式,如握手等;仪表是指人的容貌、服饰、姿态等;仪式是指在特定场合举行的具有特定程序的活动,如开业典礼等。
礼仪的起源礼仪是人类文明的产物。从理论上讲,礼仪起源于为了维护“人伦秩序”,避免发生矛盾和冲突的一种需要。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不得不以群居的形式生活在一起,在群居生活中,群居成员之间的关系必须妥善处理。例如,如何维持自然“伦理秩序”,如何进行劳动分工,如何分配食物等。这些由人们逐步积累和自然约定出的一系列的规则,就是最初的礼。
从具体形式上讲,礼仪起源于原始社会中晚期的原始宗教活动和祭祀活动。这些活动是以祭天、敬神为主要内容的“礼”,是严格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方式进行的,在历史发展中相应的规范和制度逐步完善,并最终产生了祭祀礼仪。随着对自然与社会关系认识的逐步深入,祭祀礼仪已不能满足人类日益发展的精神需要和现实关系调节需要。于是,人们将事神致福活动中的一系列行为扩展到了各种人际交往活动中,进而产生了社会各领域的各种礼仪。
握手礼的由来在刀耕火种的时代,人类的祖先依靠群居打猎生存,到处都充满着危险。当不同部落的人相遇时,为了表示善意和友好,一方会向对方伸出一只手,且手心向上,以此表示自己手中没有石头或武器,而另外一方若也心怀善意,则会走上前摸摸对方伸出的手,以示友好。这种源于安全交往的需要而产生的动作沿袭下来,便发展成了今天的握手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