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庙堂之高则由其民句式,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的句子翻译

首页 > 政策法规 > 作者:YD1662024-01-07 17:31:19

居庙堂之高则由其民句式,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的句子翻译(1)

一、文言固定句式

文言文中常常见到由几个文言虚词结构而成的一种短语形式,我们常常称之为“凝固短语”或者“凝固结构”“固定结构”“习惯用法”“固定句式”等。

凝固短语在文言中有其较为固定的意义,阅读时,掌握和熟记这些较为固定的意义,有助于掌握和理解整个句子的意义。

(一)表疑问

1、何以……?(根据什么……?凭什么……?)

例:王曰:“何以知之?”

2、孰与……?(与……相比,哪个……?)

例: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3、奈何……?(……怎么办?……为什么?)

例: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4、何如……?(“怎么、怎么样、怎么办” )

例: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5、何所……?(“所……的是什么?” )

例: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二)表反问

1、不亦……乎?(不是……吗?)

例: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何……为?(……干什么呢?)

例: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3、何……之有?(有什么……呢?)

例:孔子云:“何陋之有?”

4、庸……乎(“难道……吗”)

例: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5、宁有……乎(“难道是……吗?)

例: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6、何……哉(也)?(可译为“怎么能……呢?”)

例:何可胜道也哉?

7、顾……哉?(可译为“难道……吗?”)

例: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8、独……耶(乎、哉)?(可译为“难道……吗?”)

例: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吗?

(三)表揣度

1、得无……乎(耶)?(该不是……吗?)

例:迁客*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2、 其……欤?(不是……吗?)

例: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3、无乃……乎?(恐怕(只怕)……吧?)

例:无乃后乎?

4、.……庶几……欤?(…或许…吧?)

例:吾王庶几无疾病欤?

(我们的国君大概没有生病吧?)

(四)表陈述

1、有以(“有可以用来……的”)

例:臣乃得有以报太子。

2、无以(“没有什么用来……的”)

例: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3、有所“有……的(人、东西、事情)

例: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

4、无所“没有……的(人、东西、事情)”

例: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

5、比及 (“等到......的时候”)

例: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

(五)表选择

其……,其……也?(是……呢,还是……呢?)

例: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

(六)表转折

1、然而(“这样却;但是;(既然)这样,那么”)

例: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然而成败易变,功业相反也

2、虽然(虽然如此,(但),即使如此”)

二、文言文特殊句式

(一)判断句

【定义】判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之间的关系作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

【重要特征】文言文判断句的最大特点不是用判断词“是”,而往往以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直接充当谓语,用以对主语进行判断。译为白话文时一律要加上判断词。

1.“者”表停顿,“也”表判断。

(1)“......者,......也。”

陈胜者,阳城人也。

(2)“......,......也。”

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

(3) “……者,……”

粟者,民之所种。

(4)“......者也。”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2.用“为”、“乃”、“则”、“即”、“皆”、“必”、“固”、“诚”、“本”、“亦”、“素” 等副词表肯定判断。

(1)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2)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3)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4)梁父即楚将项燕。

(5)夫六国与秦皆诸侯。

(6)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

3.用“未、非、弗、无、莫、毋”等否定词表示否定判断。

⑴予本非文人画士

⑵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

⑶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

⑷愿早定大计,莫用众人之议也

⑸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4.动词“是”表判断。其中“是”表判断,此义出现较晚,也比较少见。

(1)是寡人之国也。(《烛之武退秦师》

(2)不知木兰是女郎。

5.无任何标志的判断句。

(1)荀卿,赵人。(《史记·孟荀列传》)

[译文:荀卿是赵国人。]

(2)夫鲁,齐、晋之唇。唇亡齿寒,君所知也。 (《左传·哀公八年》)

[译文:鲁国是齐国、晋国的嘴唇。嘴唇没了,牙齿便挨冻,这是您知道的道理。]

(3)刘备天下枭雄。

(二)被动句

古汉语中,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行为的被动者的句子叫被动句。

也就是说,主语是位于动词所表示的行为的被动者、受害者,而不是主动者、实施者。(表示被动意义的句子)。

被动句是表示被动意义的句子。文言中常常借助一些介词表示被动。常见的有以下几种形式:

1.“于”“受……于……”“见……于……”,“于”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

(1)而君幸于赵王

(2)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

(3)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4)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2.用“为”“为……所……”“……为所……”表示被动。

①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②吾属今为之虏矣。

③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④重为乡党所笑。

3.用“见”“见……于……”表被动(“于”引进动作的主动者)。

①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②信而见疑

③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④吾常见笑于大方之家。

4.用介词“被”表被动

(1)予犹记周公之被逮

(2)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3)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5.动词本身表被动。(无任何标志,根据句意判断)

⑴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⑵人马烧溺死者甚众。

⑶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

⑷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

注意:“见”有一种特殊用法和表被动的“见”的形式很相近,但它不表被动,它放在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 可译为“我”。如:

1、府吏见丁宁(我)

2、生孩六月,慈父见背(我)

翻译下列句子:

1、诚请见教。 诚挚地请求教导我。

2、望见谅。 希望原谅我。

3、请勿见笑。 请不要讥笑我

(三)宾语前置

规律一: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

翻译下列句子,找出它们的特点

①大王来何操?

②沛公安在?

③客何为者?

句子的特点:

(1)都是疑问句,

(2)疑问代词分别是“何”“安”“何”,它们分别作“操”“在”“为”的宾语。

(3)宾语都前置。

规律二: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

翻译下列句子,找出它们的特点

①忌不自信。

②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③古之人不余欺也!

④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

句子的特点:

(1)都是否定句,

(2)代词分别是“自”“之”“余” “之” ,它们分别作“信”“有”“欺”“闻”的宾语

规律三:用 “是”或“之”把宾语提到动词前,以突出强调宾语。这时的“是”或“之”只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什么实在意义。

翻译下列句子,找出它们的特点

1、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2、何陋之有?

3、无乃尔是过矣?

4、唯兄嫂是依。

规律四:介宾结构,介词的宾语有时会置于介词前,形成介词的宾语前置。

何以战?

微斯人,吾谁与归?

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

(四)状语后置

现代汉语:

状语置于谓语之前,若置于谓语之后便是补语。

古代汉语:

状语常置于谓语之后。翻译时大多数时候要提到谓语前面去翻译

格式一:动 (以 宾语)

①请其矢,盛以锦囊

②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③申之以孝悌之义

格式二:动十于(乎,相当“于”)十宾

①能谤讥于市朝

② 且立石于其墓之门

③生乎吾前

格式三:形 (于 宾语)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②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居庙堂之高则由其民句式,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的句子翻译(2)

(五)定语后置

定语是修饰或限制名词的。定语一般要放在中心词之前,这种语序古今一致。在文言文中,除了此种情况外,也可以放在中心词之后,这样是为了为了突出中心词的地位,强调定语所表现的内容,或使语气流畅,往往把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并用“者”结句,我们称它“定语后置”。

1.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用“者”字煞尾,构成“中心词+定语+者”的格式。这种格式中的“者”相当于结构助词“的”。

(1)人马烧溺死者甚众

(2)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

(3)村中少年好事者。(《黔之驴》)

(4)楚人有涉江者。(《刻舟求剑》)

2.在中心词和后置定语之间加“而”字,再用“者”字煞尾,格式“中心词+而+定语+者”。

(1)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与? 《五人墓碑记》

(2)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论语。卫灵公》

3.在中心词和后置定语之间加“之”字,构成“中心词+之+定语”的格式。

(1)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之远,则忧其君。

(2)虽无丝竹管弦之盛。《归去来兮辞》

(3)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陋室铭》

(4)人谁又能以身之察察(洁净),受物之汶汶(肮脏)者乎?

4.数词作定语有时也后置,构成“中心词 数(量)词式结构”的格式。

(1)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一顿有时(就)吃掉一石的粮食。

(2)项羽兵四十万,沛公兵十万:《鸿门宴》

(3)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核舟记》

5、“中心词+之+后置定语+者”的形式。

①马之千里者:《马说》

②石之铿然有声者:《石钟山记》

注意:文言文中定语后置只限于表示修饰关系的句子,表领属关系的定语则不后置。

试比较:

(1)马之千里者( )修饰关系

(2)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领属关系

(六)主谓倒装

所谓倒装,是比照现代汉语习惯说的。

主谓倒装。为了强调谓语,有时将谓语置于主语之前。这仅仅是因为语言表达的需要。

⑴甚矣,汝之不惠!

⑵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

(七)省略句

句子中省略某一词语或某种成分的现象,是古今共有的,不过,文言里这种现象更突出,而且有些在现代汉语中一般不能省略的句子成分,古文中也经常被省略。

(一)省略主语

主语的省略,文言文中最为常见。主要原因之一、是文言的第三人称代词一般不独立作句子的主语。句子若是重复前边的词语又罗嗦,这样省略主语的句子自然就多了。

句子中是否省略了成份,要以上下文的意思或整个语言环境去推断。翻译时,要根据具体情况把省略成分补出来。

主语的省略,可分为“承前省”、“蒙后省”、“对话省’等形式。

1.承前省

(1)廉颇为赵将,(廉颇)伐齐,大破之。

(2)永州之野产异蛇,(异蛇)黑质而白章,(异蛇)触草木,(草木)尽死。

2.蒙后省

(1)沛公谓张良曰:“……(公)度我至军中,公乃人。”

(2)(尔)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

3.对话省

(1)(孟子)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王)曰:“不若与人。”

(2)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今日之事)甚急。”

(二)省略谓语

谓语是句子最重要的部分,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省略谓语的情况还是比较少的。

不过在文言文中,省略谓语也不是非常个别的现象,尤其是并列的句子,如果一句用了某个动词,另一句同样的动词就可以省略。

有时省略的谓语需要根据上下文补出,才能不影响意思的表达。

①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为乐)。

②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三)省略宾语

文言文中省略动词和介词后的宾语是比较普遍的,所省多是代词“之”。

1.省略动词后的宾语,如: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之)以事

2.省略介词后的宾语,如:

成视,庞然修伟,自增惭怍,不敢与(之)较。(蒲松龄《聊斋志异·促织》)

(四)省略兼语

“使、命、令”这类动词的宾语常兼作后边一个主谓词组的主语,这个词就称作兼语。

现代汉语的兼语一般不能省略,文言里的兼语却往往被省略,所省多是代词“之”:

 不如因而厚遇之,使(之)归赵。

(五)省略介词

古文中常常省略介词“于”,还有介词“以”、“自”等,这些介词与后面的宾语组成介宾结构,这个介词常常被省略。

将军战(于)河北,臣战(于)河南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