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还用过捕鼠器、耗子药,可一到晚上,依旧是门外风声鹤唳,屋内鼠声悉索,烦得刘玉平睡不着觉。
然而,这难缠的老鼠,因为蛇群的到来,竟销声匿迹了。原本对这些蛇颇有微词的邻居,也渐渐觉察到了,见了她,也会远远打个招呼。
在这个荒郊野地上,刘玉平一人度过了十几年,冬日的风雪夏夜的虫鸣,都无数次令她草木皆兵。她尽量内向温和,打起精神生活,但与蛇群共居后,刘玉平的胆子才真正大起来。
甚至可以说,这些蛇带给了她前所未有的安全感。
是的,普通人谁不怕蛇?就算来个为非作歹的,光看看这满屋子蛇,吓也吓跑了。
人都说刘玉平养蛇,可事实上她很少特意拿食物喂它们。漫天遍野的老鼠够这些蛇吃了,她只会在它们前来产卵时,偶尔拿出点生肉喂雌蛇。
若是刘玉平不主动喂,这些蛇也不会像老鼠那般偷,这让她感觉很省心。
所以,当有人说她养蛇时,刘玉平也会特意做出解释:“我没养过它们,我们充其量是互不打扰,共同生活。”
刘玉平自小就听老人说,蛇是冷血动物。可十几年的相处,似乎令这些冷血动物也生了情。
它们在刘玉平的小屋里,行走坐卧都随心所欲,多年来依旧守着只睡半张床的“规矩”,刘玉平去捉小蛇,旁边的大蛇也往往无动于衷。
与其说这是蛇的“聪明”,不如说是刘玉平给它们营造的安全感。
世界上任何动物的攻击都是为了生存,感知危险是它们的本能,而本能也让它们明白,什么是“爱”。
在忙碌了一天后,刘玉平回到家中,平时最爱做的事就是和这些蛇说话。
她会边清理房梁上的蛇蜕边“质问”它们:“蜕皮时爬那么高干什么?”
她也会盯着出生不久的小蛇出身,絮絮叨叨地说:“再长大些就要离开妈了。”
看着地上的缝越裂越大,她会厉声“警告”它们:“再乱窜把房子折腾塌了,咱们谁也别住。”
蛇们谁也没应答,但刘玉平却总觉得它们听得懂,有时候还会“应答”。
这在他人看来,简直就是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