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从太空中看,我们地球就是一个蓝色的星球,因为地球的百分之七十是海水,而我们平日里见到的海水也大多呈现蓝、绿色,这是为什么呢?
重点就在“看起来”三个字,我们看到的大海也许是蓝色,但当我们把海水捞起来,捧在手上、装在容器里,它又是透明色了。
一、光的反射和散射
其实这里面的原理就是简单的光的反射,海水与平常的水并无区别,是透明质的水,只不过因为太阳光中有红、橙、黄、绿、青、蓝、紫七中光,这七种光的光波波长不一致。
其中红光波长最长,紫光波长最短,因此红光穿透能力较强,容易被水分子吸收,而蓝光和紫光的穿透能力偏弱,在遇到海水时 ,就容易发生反射。所以海水的颜色是由海水深处反射回来的光色所决定的,海水反射回来的光多是紫色或蓝色。
但是人们对紫色光不太敏感,所以在人们眼中,大海的颜色往往就呈现蓝色。
随着各种外界因素的变化,比如太阳的投射角度、海水状况等,进入海水的光量会发生变化。不同波长的光进入海水被吸收和散射是具有选择性的,海水对红光吸收最多,透射出来最多的是蓝光。
绝大部分的红光只能进入到海水2-3米左右。另外,在一些河口,含沙量会较多,而海水中又有许多由陆地上的植物分解产生的淡黄色物质,所以这时海水看上去就是淡绿色。而在那些海水较浅的地方,那些波长较短的光会散射得很少,这时海水就呈现绿色。
如果是海水较深的地方,短波长的光就会被散射得较多了,那么这时候,蓝色就占到了主导地位,海水就呈现出深蓝色。
二、悬浮颗粒物的吸收
其实海水里的多数悬浮颗粒对光也有吸收能力,尤其是对波长短的光,比如蓝光与绿光,吸收得较多,而对其他的光也有一定程度的散射,但是与波长无关。
由此,我们知道,我们看见的海水的颜色主要是由海水里的水分子和悬浮颗粒对光的反射和散射决定的。那么含颗粒物不同的海水,颜色也会不同,离岸较近的海水悬浮颗粒物偏多,颗粒大,远海反之。
所以,从远海到近岸水域,我们看到的海水的颜色就会由深蓝逐渐变浅。
三、其他颜色海水的形成
海水除了蓝色、绿色之外,相信大家也听说过红海、黑海、粉红海等。这也是正常现象,因为各海所处的地理环境不一样,所含物质更是不同,呈现出来的颜色也不尽相同。
那么这些海的颜色又是怎样形成的呢?
红海是位于非洲东北部、阿拉伯半岛之间的一个海域,红海并不是完全呈红色,主要是因为那里温度极高,给许多生物提供了生长环境,所以海水表面生长了很多红褐色的海藻,这使得海水在某些季节会略呈红色。
黑海是欧洲、亚洲之间的一个内陆海。这个海峡十分狭窄,它的底部含盐量很高,这就导致水域的流动不通畅,所以在黑海的底层长期处于一种缺氧的状态,所以欧大亨无的排泄物包括一些腐烂尸体都没办法顺利排出去,所以此海的颜色较为深暗,因此得名黑海。
另外,比较常见的赤潮往往也会影响海域的颜色,比如夜光虫赤潮,它是粉红色,所以会导致海水出现粉红色的;硅藻赤潮,呈现黄色,会使得海水局部显黄色;双鞭毛藻,呈绿色,会让海水变成绿色。
总之,海水除了光的反射、散射等原理会显现出不同的颜色,同时也会因为很多污染问题呈现另外的颜色。然而水是我们的生命之源,我们要保护它,让它成为它自己想要成为的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