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呼和浩特8月27日电(记者张云龙、赵泽辉)“中国最后的狩猎民族”鄂伦春族又戴上了狍角帽,但不是为了打猎,而是传承民族文化。
猎枪、狍角帽和狍皮袄,曾是鄂伦春族的三件宝。他们世代游猎于中国东北的大小兴安岭森林中,在新中国成立后,一步从原始社会跨入新社会,并整体走出山林,实现定居。
这是鄂伦春猎民们头戴狍角帽,骑马渡河的场景(资料照片)。 受访者供图
随着中国对野生动物的保护力度加强,狍子成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狍角帽逐渐淡出鄂伦春族的生活。近年来,他们重新用人工养殖的狍子制作狍角帽,在喜庆的日子里戴上,让传统回归。
“我六七岁时就帮母亲做狍皮袄,后来决定把母亲教给我的手艺继续传承下去。”今年60岁的吴玲芝,坐在工作室里,戴着眼镜修补一顶狍角帽。她的右手食指因为常年戴顶针,关节明显大一圈。
吴玲芝是来自内蒙古自治区鄂伦春自治旗的自治区级非遗传承人,她的绝活正是制作狍角帽。她在自治旗阿里河镇开了一间工作室教人狍皮制作技艺,每天四五点起床,早早来到工作室收拾,直到晚上六点才回家。
8月4日,吴玲芝在工作室内查看自己制作的狍角帽。 新华社记者 连振 摄
“现在生活好了,不为挣钱,而是想让孩子们传承。”吴玲芝说,生活条件越来越好,鄂伦春族更加重视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
成立于70年前的鄂伦春自治旗,是中国最早的少数民族自治旗。这里的鄂伦春族人口,从建旗之初700多人增长至2020年末的3017人。
鄂伦春自治旗常务副旗长阿江达冰说,1996年全面禁猎后,他们开始学习掌握新技能:种庄稼、搞养殖、开拖拉机、管护森林等,猎民变成了护林员、种粮大户、民宿老板。
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允许鄂伦春自治旗对猎民村采取“因地制宜、一村一策、一户一策”的办法,加快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鄂伦春猎民村依托资源禀赋和特色民族文化,发展起食用菌、中草药和民族文化旅游等产业。2020年,当地鄂伦春族人均年收入是2011年的近4倍。
自治旗政府还为鄂伦春族群众上学提供学费和生活费补助,并且免费提供城镇居民医疗保险。
今年,鄂伦春自治旗不仅迎来建旗70周年,还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年。
“这个巧合意味着,鄂伦春族仅用70年,就跟随整个国家实现了千年小康梦想。”鄂伦春自治旗旗长何雪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