疟原虫的生活史及致病,疟原虫的生活史要点

首页 > 自然 > 作者:YD1662023-04-15 04:16:06

查尔斯·路易斯·阿尔方斯·拉韦兰

而曼森和罗斯则为此解开了谜题。

曼森是最早开始怀疑蚊子可能是疟原虫疾病传播的宿主,但是他当时用来实验的蚊子是库蚊和伊蚊。

所以,他没能在叮咬疟疾病人的实验蚊中找到疟原虫。

疟原虫的生活史及致病,疟原虫的生活史要点(9)

帕特里克·曼森

而罗斯则很幸运,他用按蚊重复了上述实验,结果在其体内发现了疟原虫。

后来,曼森为此再次重复了罗斯的实验,进一步证实了该现象。

于是,人们才知道疟疾的传播途径竟然真是由“蚊子”叮咬引起的。

为此,罗斯获得了1902年的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而拉韦兰后来因原生动物也可致病,被授予了1907年的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

疟原虫的生活史及致病,疟原虫的生活史要点(10)

罗纳德·罗斯

后来,人们的陆续的研究表明,寄生在人体的疟原虫有四种,即间日疟原虫(Plasmodium vivax Grassi & Feletti,1890)、三日疟原虫(Plasmodium malariae Laveran,1881)、恶性疟原虫(Plasmodium falciparum Welch,1897)和卵形疟原虫(Plasmodium ovale Stephens,1922)

在我国主要是间日疟原虫和恶性疟原虫;其他二种少见,近年偶见国外输入的一些病例。

不同的疟原虫分别引起间日疟、三日疟、恶性疟及卵形疟。

得了疟疾的表现

在上述四种疟原虫中,最凶险的是恶性疟原虫,其他三种疟原虫的致死率并不高。

人如果被带有疟原虫的按蚊叮咬之后,首先并不会立即发病,而是先进入一个潜伏期

疟原虫的生活史及致病,疟原虫的生活史要点(11)

所谓潜伏期,指的是疟原虫在人体的肝细胞、红细胞内繁殖所需要的时间。

比如,间日疟、卵形疟潜伏期一般是14天,恶性疟则只需12天,三日疟时间最长一般30天。

当然,有的的确也有潜伏期长达半年至一年的病例,但是这种情况很少见。

而胎儿也可因母亲被感染引起潜伏期更短的感染。

当潜伏期过了之后,被感染者就开始出现症状了。

此时,会进入发冷期。病人先是四肢末端感到发凉、继而后背、全身发冷

全身开始出现鸡皮疙瘩,口唇发紫,脸色苍白,全身关节肌肉酸痛。

进而全身开始不自主的颤抖,牙齿打颤,寒冷感通过盖好几床被子仍不能制止,常常持续10分钟左右,随后寒战自然停止。

寒战、畏寒表现过后,病人开始脸色红润,嘴唇发紫消失,体温迅速攀升,可达40摄氏度以上。

高热时,病人极其痛苦,辗转反侧,*不止。时有幻觉、抽搐、痉挛、昏迷等表现。

也可伴随剧烈头痛、不停呕吐等一系列表现。

该期往往会持续好几个小时。

发热期末期,开始脸色和手心微微出汗。但是,很快就转入出汗期。

全身大汗淋漓、衣物湿透,2-3小时后,体温开始降低,病人开始感觉舒适,但十分疲乏,往往可以安然入睡。

一觉醒来,精神爽快,有食欲,可照常工作。

但是,这并不是完全好转的表现,只不过是转入了疟原虫繁殖的下一个潜伏期。

如果体内的疟原虫没有得到清除,下次暴发还会来袭,最终病人要在“冷-热交换中,经历生死”。

疟疾的发病机理

疟原虫的繁殖周期是在蚊子和人体之间交换来完成的。

疟原虫一生可以分为三种形态:滋养体、裂殖体和配子体。

疟原虫在蚊子体内主要进行着有性繁殖,当蚊子吸食疟原病人的血液之后,各期的疟原虫就进入了蚊子的胃肠。

而在蚊子的胃肠道里,只有配子体可以存活,于是,疟原虫的雌雄配子体就相互间交配,产生源源不断的疟原虫的孢子。

当雌蚊子“*”之后,它会悄悄爬上人的皮肤,将自己的口器插入皮肤的间隙,并从中吸食血液。

疟原虫的生活史及致病,疟原虫的生活史要点(12)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