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创/深圳商报首席记者 董思
谈到“高温天气”,很多人对它的认识可能还只是停留在感觉“热”上,对于“什么是高温天气”、“它的成因是什么”、“它有何影响”等问题知之甚少,更没有想到它和台风、雷暴、冰雹等一样也是一种灾害性天气。
如意定义高温天气?我国气象学上,一般把日最高气温达到35℃以上的天气,称之为高温天气。同时,把连续数天(三天以上)日最高气温都超过35℃的高温天气过程称为高温热浪(也称为高温酷暑)天气。
高温是一种较常见的气象灾害。我国除东北、青藏高原极少或不出现高温天气外,其他地区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高温天气。
高温天气的形成是太阳辐射、大气环流、全球气候变暖、城市热岛效应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由于人体对冷热的感觉不仅取决于气温,还与空气湿度、风速、太阳热辐射等有关。因此,不同气象条件下的高温天气,也有其相应的特征。通常有干热型和闷热型两种类型。其中,气温很高、太阳辐射强而且空气湿度小的高温天气,被称为干热型高温。在夏季,我国新疆、甘肃、宁夏、内蒙古、北京、天津、石家庄等地经常出现;而闷热型高温,则是指夏季水汽丰富,空气湿度大,在相对气温并不十分高时,人们仍感觉闷热,此类天气被称之为闷热型高温。我国沿海及长江中下游、华南等地经常出现。
高温预警信号,一般分为黄色预警信号、橙色预警信号、红色预警信号。高温黄色预警信号的含义是指天气闷热,一般指24小时内最高气温将接近或达到35℃或已达到35℃以上;橙色预警信号的含义是指天气炎热,一般指24小时内最高气温将要升至37℃或以上;高温红色预警信号的含义是指天气酷热,一般指24小时内最高气温将要升到40℃或以上。
【气象科普】
提到高温,气象部门平常预报的气温、体感温度、地表温度,你分得清吗?
气温:指的是离地面1.5米高的百叶箱里测得的温度。按照气象观测规范,测量气温必须在比较空旷的地方完成,温度表高于地面1.5米,而且放在百叶箱中,百叶箱要求通风好,要避开太阳的直接照射,还要避免受地面反射的光和热的影响,这样测得的温度才是气象学上所说的气温。这样测出来的气温才具有代表性、准确性、比较性。
体感温度:指人体在不同环境下感受到的空气温度。在相同的气温条件下,人们会因湿度、风速、太阳辐射、着装颜色甚至心情等不同而产生不同的冷暖感受。比如,相同温度下,湿度越大,感觉越闷热;有风的情况下,可以将人体热量带走,大家会感到有降温的效果;如果受太阳照射,人体皮肤温度则会有所升高,所以人体感受的温度和气象上所说的温度还是有差异的。
地表温度:指地表面与空气交界处的温度。气象上测量地表温度时是将地面温度表水平放置在地表面,球部的一半埋在土中而另一半则暴露在空气中,故测得的温度并不能完全代表地表温度,而是地表温度与紧接地表的空气温度的平均值。
这个值与大家经常说到的水泥地面、公路地面的地表温度也是不一样的。大家也很明显能够感觉到,在水泥地面上测出的地表温度显然会远远高于空气中的温度或者气象所说的地表温度。
【夏日科普】
高温对健康的危害:
1.引发中暑及心血管疾病
人体在过高温度下,体温调节机制会发生障碍,而使体内热蓄积,导致中暑。严重时,高温天气还可以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并导致死亡。
2.热伤风及皮肤过敏等病
高温环境下人体代谢旺盛,能量消耗大,闷热使人睡眠不足食欲不振,人体免疫力下降。易出现热伤风、腹泻和皮肤过敏等病。
高温的预防措施:
1.补充水分把握量少次多
炎热天气下人体会大量出汗,极易发生中暑或虚脱现象。因此,要注意多饮水以补充身体水分,但补充水分把握量少次多的原则。
2.健康合理的膳食
夏季,人们除把电扇、空调作为纳凉消暑的工具外,还可以用健康合理的膳食来消暑,比如喝茶、各类清淡的粥制品、新鲜水果汁等。
审读:孙世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