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蜻蜓羽化的过程】
越来越少见的蜻蜓但是和小时候那些蜻蜓铺天盖地出没的情况不同,现在的蜻蜓数量已经急速减少。
一方面是因为天敌的捕猎。
水虿时期,大点的掠食性鱼类、鸟类、龙虱等都会捕食它们,等变成蜻蜓后,禽鸟类动物也会捕食它们。
【鸟类捕食蜻蜓】
但更主要的原因是因为人类的活动。
蜻蜓因为在食物链中的位置,被当作水质检测者,现在因为水污染,许多水虿很难存活,加上水虿最长的要在水中要待上七八年,自然变成蜻蜓的数量也变少了。
还有就是,人们发现水虿的味道非常好,就像蚂蚱等昆虫一样,裹上蛋液面粉一炸……隔壁小孩都馋哭了,据说蛋白质含量非常高。
【油炸水虿】
许多人专门跑到各个水域去捕捞水虿,市场上一斤水虿能卖到80多块。
也有人进行水虿的人工养殖,但是水虿的生长周期长,对水质的要求高,要想养好也不是一件易事,当然水虿的买家远不如鸡鸭鹅鱼猪这一类肉食的多,所以养殖水虿的人也比较少。
【捕捉水虿】
蜻蜓是益虫,不管是从它们身上得到的仿生学灵感,还是它们帮助抑制了害虫的肆虐,都值得人类好好保护它们,也希望大家不要过度捕捞野生水虿。
参考资料:
【1】幼虫遭抢不是传说 蜻蜓幼虫油炸上大庆食客餐桌一盘50元·央广网
【2】蜻蜓目昆虫的研究与应用·中国知网
【3】《食疗、营养与烹调》南朝君编著·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黄河湿地的底栖生物——水虿·包头黄河国家湿地公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