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杯马上就要开赛了,明显足球运动的气氛浓厚了一些,中国队虽然照旧没有参与,但是不妨碍这几天在国内的足协杯刷一下存在感。
11月17号的足协杯第二轮比赛,泾川文汇和北京国安在常规时间打成了2:2,又通过点球大战战胜了北京国安,泾川文汇是甘肃不到30万小县城的业余球队,竟然战胜国内“顶级联赛”的强队,这样的剧本连电影西红柿首富都不敢拍 。
其实我们应该正确理解国人对中国足球的失望究其根本还是因为出于老百姓对于14亿人口基数去做一件事情,做得如此不堪所带来的耻辱感,而并不是出于对一项运动无限热爱的失落导致。
一项好的运动的根基必须是广大群众的热爱,然后是好的运行机制,只有两者产生共振才会有好的结果。但是足球在中国显然不是能够让广大群众都无限热爱的,这并不是运动本身的问题,而是可以追溯到历史、习惯和价值观。
中国是历史文化大国,悠久而醇厚的历史是巨大的财富,但是在很多时候这财富也像一把枷锁牢牢地锁住人们的思想。自古以来我们的价值观是“学而优则仕”,改变命运唯一正途就是文化学习,读书人也是崇高和整个社会崇拜的,这样的价值观在农耕社会无疑是先进的,也正是这样的价值导向让我们诞生了璀璨的文化,可是巨大的惯性也制约了人多元化发展*,人们的兴趣被压抑。几千年来所有人都被安排在分配好的角色中,封建统治阶级建立的社会秩序就是遵从,只留了读书一条路对上来说选拔人才辅佐政权,对下来说实现阶层跨越光宗耀祖,这点从曾经的行业划分“士农工商”可以看出。出身较好的家庭会以考取功名来实现人生价值,出身差的家庭让孩子自宫进宫当太监,家庭手工业是以传承的方式进行保留,也就是子承父业。
也正是对人性的压抑导致无法从人民智慧中获得社会进步的源泉,反观欧洲从文艺复兴到工业革命,短短的几百年社会生产力随着人性的解放和多元化的创造一跃成为了超越几千年封建制度积累下的中国。中国真正的枷锁应该从辛亥革命开始算起,从那个时候我们才真正地开始回到了人类发展的正确进程。
回到足球,这样的历史习惯对国人的价值观是有巨大影响的,无数的家庭即使父母喜欢看足球也绝不会同意自己的孩子以这项运动作为终身的职业,所以当一个孩子无限热爱的时候他的*会被压制,这也导致真正有天赋的人是很难从事这项运动的。这就导致了从事足球行业的多是两个极端和一个传承这三群人,
两个极端指的是:
一、家庭极其富裕,完全以孩子的爱好出发,这样的选择其实很好理解,因为没有生存的压力所以在选择上会多了几分从容,预期让孩子在每年几千万竞争者中去竞争为数不多的北大清华,还不如遵从孩子内心到一个小众行业,踢出来了是明星能挣大钱,踢不出来回家继承家业也不是不错的选择。
二、家庭极其普通,孩子本身上学年纪就在社会游荡,是所谓的问题少年,这种孩子既然有一个爱好,家长庆幸的是没有进入偷、抢、赌、毒,这种渠道也为职业足球贡献了不少生源。
三、传承,父辈就是从事体育行业的,对行业资源以及发展路径都有比较明确规划,这就和古代手工业匠人将手艺传承给下一代一样。
虽然我们有14亿的人口基数,但是选拔渠道主要以这三方面的为主,也不难想象为什么整体的天赋不能和几百万的小国家相比,其实我们缺的不是天赋,缺失的发现天赋和支持天赋从事这个行业的平台。
这三个渠道除了子承父业这部分群体在整体规划上较为明晰,另外两个渠道的孩子都是很容易受到外界诱惑和干扰所影响,加上整体足球环境并不健康,所以目前现役球员整体素质比较低、水平较差也就不难理解,可以想象这些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一定对文化课是忽视的,不是说文化课不好的不能成为运动员,但是一个没有学习能力的人怎么可能去思考无论是竞技还是正确人生观,这也成为很多现役运动员的阿喀琉斯之踵,当然也有少部分球员完成了进化,这些人或从政或从商或成为了教练,但是在整个庞大的体系中这是凤毛麟角。
以上是从人的因素来看,除了人的因素还有制度和环境的因素。
对于我国现在足球来说,更多意义上是商业大于竞技,也就是说比赛本身是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否在这个项目中获得自己所需要的价值,商人靠它扬名做广告,无形资产增值以后获得背书,反哺自己的生意,典型例子就是许老板。官员靠它获得政治资本成为自己升迁的砝码,例如各地体委。这是顶层的心态,下沉到底层那更是各求所需,足球就是一颗摇钱树,基层体育从业人员会把各种选拔、比赛都货币化,甚至发展到直接从业人员赌球、黑哨,可以说整体环境都不健康,那些真正热爱又极有天赋的孩子,在这一轮又一轮的筛选中能幸存的又有几人?偶有那么几个灵光一现的幸存者在这大染缸中除了同流合污恐怕很难坚持到下一关。
这样来看北京国安被县级业余球队击败似乎也不是偶然了,为什么没有大规模出现这种情况,那要归功于我们的体育比赛安排者,如果有更多的平台组织这样的比赛,我想这样的场景可能比比皆是。也许你所在的小区的足球队战胜国家队也是很自然的事,因为这些业余的球员都是因为自身的热爱选择了这项运动,而这些人中又不乏天赋异禀的人,只是让他们展现的平台太少而已。
说到这可能有人会抬杠,什么专业运动员的专业性是普通人难以企及的。但是我认为这就是认知偏差了,足球运动很特殊,是天赋和团队的结合。天赋一般的人再怎么练最多练身体素质以及配合,从前身体素质的锻炼普通人和运动员差别很大,但是现在随着运动科学发展,以及信息获取的壁垒降低,达到一个足球运动员所需的身体标准对很多普通人来说已经不是不可逾越的鸿沟,无论是耐力训练还是yoyo体测对于发烧友来说简直就是小儿科,我认识的人中有每天10公里的,配速能达到5分半,这种体能对于自律性不强的职业球员来说谁弱谁强还不好说。
当然团队性和整体战术素养对业余球员来说可能会差一些,但是这个要素又恰恰是所有国人差距最小的,足球运动也好篮球运动也好,这种群体运动实际上就像古代战争中的配合,每一个战术的执行就像斯巴达角斗士的团体作战,要求设计精妙、执行到位。这对于所有人来说都不是容易做到的,在执行都不到位的情况下,业余球员只是缺少了战术多样性和频繁的合练,所以出现业余赢专业也就不足为奇了。
如此来看,中国足球想搞好并不是一朝一夕之功,需要社会不断进步,生产力解放以后巨大的社会财富作为托底给老百姓带来多元化的发展机会,同时改变整个行业运行的机制,减少行政干扰,总的来说倡导以社会财富做保障,以兴趣为基础,以专业为引导,才是各种多元化产业蓬勃发展的唯一之路。当然这也不仅限于体育,各行各业都是如此,举国体制在一定阶段是有优势的,但是在更多的时候要尊重事物自身的发展规律。我相信也只有这样才会涌现出各种各样的画家、音乐家、化学家、数学家、足球运动员、篮球运动员、哲学家、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