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城遗产有多少,顾城遗产多少钱

首页 > 国学 > 作者:YD1662023-04-23 01:23:29

在新西兰的一个小岛上,有一名少年名叫桑木耳,自幼跟随姑姑一起长大,在海边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

明明是黄皮肤的华裔,身边也有中国人,但桑木耳却自幼不会说中文,姑姑也不敢教孩子学中文。

桑木耳直到成年之后,才会说一句半句的中国话,桑木耳并不是知道父亲母亲是谁。

记者去他家里采访的时候,看到少年桑木耳的时候心生感慨,问为什么桑木耳中文说不好。

姑姑则回应说,故意不教中文。

桑木耳后来才知道,他的父亲叫顾城,是中国诗歌朦胧派的著名诗人——顾城。

顾城遗产有多少,顾城遗产多少钱(1)

(顾城的儿子小木耳)

提起这个名字,中国多数人都知道,代表着一场悲剧的爱情。

桑木耳生活在新西兰的小岛,姑姑不愿意让孩子看顾城的作品,所以桑木耳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从未读过父亲的诗歌。

也不知木耳要在何时,知晓过去的悲剧,了解到父亲和母亲的结局。

而本篇文章带来的内容,便是顾城的悲剧爱情,明明是文人才子,却倒在了诗和远方的路上。

顾城遗产有多少,顾城遗产多少钱(2)

1956年9月24日,顾城出生在北京的书香家庭,自幼在浓郁的文化氛围里长大。

从出身来说,顾城的家庭生活较为优越,父母都是文艺界的知名人物。

根据顾家之人的说法,顾城从小就与众不同,还不满一岁呢,就已经能迈开两条腿走路。

还不懂事呢,就喜欢在镜子前面打扮自己,从小就非常注意形象。五岁那年便出口成章,写出了一行行诗句。

顾城从小就喜欢独处,在幼儿园学习的时候,很少跟孩子们一起玩,比起喧闹的校园,他更喜欢大树下的蚂蚁,更喜欢沉浸在自己的童话世界。

父母去接孩子放学,从不去人群里找顾城,而是去人少的地方寻找,从那时候便可看出,顾城性格里孤独的一面。

顾城从小就擅长讲故事,同学们很喜欢听他讲《三国演义》,然而周围的同学多了,他又不怎么讲故事了,因为不喜欢呆在人群里。

顾城遗产有多少,顾城遗产多少钱(3)

顾城这聪明的孩子,自幼深得母亲宠爱,可到13岁那年,却不得不跟母亲分开,随父亲去往山东广北的部队农场生活。

城市里的孩子到农村,倘若能从农民身上学会艰苦朴素,学会战天盖地的精神,也不会有未来的悲惨结局。

五年后的1974年,顾城回到北京,离开的时候是半大孩子,归来时已是白衣青年,喜欢戴白色的帽子。

正是十八岁的大好青春,顾城身在北京,又有不错的家庭条件,人生本该是幸福又富足的。

顾城一边工作,也一边创作诗歌,作品在报纸上发表之后引起轰动,他那纯净的诗句,很快就成为朦胧派的代表作品。

关于朦胧派,笔者本人不才,在这里做个简单的概括:中国诗歌流派众多,有审美的也有审丑的,而朦胧派是其中之一。从风格来说,朦胧派总体来说是审美的,顾城的诗句特点,便是纯净的美,犹如童话般晶莹,他在自己思想的王国,构筑生活的愿景。

例如顾城诗句: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我想涂去一切不幸,

我想在大地上,画满窗子,让所有习惯黑暗的眼睛,都习惯光明……

顾城遗产有多少,顾城遗产多少钱(4)

首页 1234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