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课说话惩罚措施10条,班级管理15个绝佳绝招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2-12-02 23:11:03

一、注意力吸引

约定一个吸引学生注意力的信号,在第一堂课就和学生约定好,比如“拍掌三下”、“敲黑板三下”、“举手示意”等,在第一节课就反复训练3遍以上,以后的每一节课都要重复,强化再强化,直到变成一种条件性反射。当其形成一种公约,便可利用此信号来制约学生上课说话。

二、眼神秒*

不必要刻意提醒或者惩罚学生,这只会打乱你的上课节奏,还会让所有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说话学生身上,有些学生的不当行为会是其他同学的兴趣点,所以不要扩大这种行为的影响,这时候只要一边讲课,一边严肃地注视该学生,他自然能心领神会。

三、近距离威胁

不要因为该学生说话而停下上课的节奏,直接恐吓、威胁或者怒吼该学生,可以慢慢走近学生,站在他的身边继续上课,也可以轻轻拍一下该生的肩膀,以示提醒,同时维护了学生的尊严。

四、学会捧*

表扬绝对是一个妙招,稍微有些进步就使劲夸,如果某节课状态良好,表现优异,更要着重夸,尤其对于好面子自尊心强的初中生来说,捧到一定位置,他就不好意思说话了。表扬还能逐渐调整孩子的行为,避免负面“贴标签”,逐渐转化为积极的正面强化。

五、榜样激励

有时候我们需要纠正学生哪些行为,就反着来,夸赞在这些方面做得好的学生, 准确的描述学生做的好的行为。比如:如果期待学生在课堂上举手再说话,那么你就要经常夸奖这方面做的好的学生,并且在提出问题时候,反复强调举手才能有说话的机会。

在这里提醒一点:慎用惩罚!

光靠惩罚是不能完全掌控课堂的。如果尝试用惩罚来制服学生,这些被动接受惩罚的学生,通常会产生逆反心理,因为他们在被纠正的过程中没有自己的话语权。

而且惩罚措施短时间有效,次数多了之后,可能会让学生觉得没有尊严,甚至影响师生关系。

优秀老师首先不会考虑惩罚措施,而是考虑采用什么措施来干预学生的行为,以及怎样防止将来再次出现这样的不当行为,你要追根寻源:这个孩子为什么总是会上课说话?比如:

内心孤独,渴望获得别人的关注?
想要试探老师的底线?
用这样的行为掩盖自己在学习上的挫败?
缺少自我控制的能力?
性格自私自利?

所以,不要压制,要了解孩子做这件事的实质,如果没想清楚根源,盲目行动只会适得其反。

当任何行为摆在眼前,请后退一步看到它的全貌,去捕捉这些行为背后的动机。读懂了行为背后的心理机制,才能对症下药。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