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活动报告,教研活动过程简要报告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4-04-11 04:25:45

2022年教育部印发了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入新阶段。新课程需要新教学,新教学呼唤新教研。面对课程改革的新任务,北门小学曾剑雯名师工作室充分发挥名师、学科带头人的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带领全校教师积极探索新课程背景下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促进学校办学水平和育人质量的提升。

1、钻研课程标准:落实核心素养的必要准备

教师是课程教学改革的直接承担者。教师对“新课标”理念的认同程度、理解水平和实施能力直接决定课程教学改革的成效。在新课程标准颁布初的一大段时间里,学校名师工作室主要任务就是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新课程,校内学、校外学,撰写学习心得体会,帮助教师领悟新理念,明确新方向;指导教师不断提高基于新课程标准的教学水平,始终把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作为数学教育的最重要的目标。

2、剖析教材:熟练“用教材教”的必备素养

教材是教师开展教学的重要依据。教师开展教学的重要基础是剖析教材,把握好教材与课程标准的联系,厘清教材编写的深层脉络,将零散的知识点连接成线,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教”。我们工作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用整体性、关联性的思维展开学习,将学生的认知经验串联起来。教学《乘法分配律》时,我们将乘法口算、乘法竖式、组合图形、长方形周长等“这一类”数学知识串起来,组织学生观察、思考、讨论、验证等,让老师们体会到数的运算本质上的一致性,明确新的知识不需要老师去“教出来”,而是可以从老的知识中“生长出来”。从而,让学生的数学思维、认知不断进阶,让学生的能力、素养等不断拔节生长。

3、改进课堂:深化课程育人的必由之路

长期以来,我们教师知道“如何教”,却不明白“为什么教”“需要教到什么程度”“如何助力学生的学”。随着新课标的实施,围绕核心素养培育的课堂教学改进显得更加迫切。我们工作室现阶段,在指导教师改进课堂教学的教研实践中,一是帮助教师建立课堂教学与课程标准、教材的关联性,把“用教材教”和“用课程标准教”结合起来,做到“课课对标课程标、节节对标核心素养”。二是重视教师在课堂上“指导学生学”“助力学生学”的能力培养。三是构建了全员参与的观课、议课,校长带头听课、评课,就课例展开现场对话,促进教师对新课标的理解与执行的教研生态。

4、优化作业:沟通课堂课后的必要协作

随着新课标的实施,我们工作室对教师作业创新方面进行了有效指导,设计完善了四大类型的作业:①基础性作业:合理安排难度,关注不同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增强作业的针对性,让所有学生都有所收获;②探究性作业:适当增加时间周期,着力开展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和培养;③实践性的作业:采用丰富多样的形式,注重学生研究能力和研究方法的培养;④综合性作业,增加“跨学科主题学习”内容,注重培养学生在真实情境中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还注重作业设计的评比,开展了“作业巧设计、比赛促成长”教师作业设计大赛,活动以课标为准绳,在各类作业设计比赛中,学校分别获省级奖2人次,市级一等奖1人次,区级一等奖4人次,二等奖2人次,引导教师精准设计作业,提升教师规范、有效进行作业练习设计的能力。

5、课题研究:提升教师素养的必定的路径

教科研是教育教学的第一生产力,它有助于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品位。为解决落实新课标过程中,遇到的难点和困惑,我们名师工作室开展了省级基础教育龙头课题《有效减轻小学生作业负担》的研究,组内定期开展作业设计为内容的研讨,充分发挥作业诊断、巩固、学情分析等功能,合理确定作业数量,丰富作业类型,提高作业设计品质,改变过去“刷题”“延长课时”、加大作业量的做法,以“输出”倒逼“输入”,促进教师的观念改变和行为改进。课题予2023年12月顺利结题。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