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鸟最好的鸟食配方,百灵鸟最佳鸟食配方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2-10-31 05:18:14

雏鸟出壳后若饲喂良好,则生长发育很快。其生长过程可分为下列几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绒羽期):雏鸟出壳时仅有稀疏的绒羽,基本上是光身的,2—3 天后全身长

满绒羽,体型比出壳时增大1 倍多。此时雏鸟侧卧、不张眼,翅膀下肢会动。吃食时会伸颈

张嘴,偶尔头上抬触及母鸟腹部。此时若母鸟不肯喂食,则人工饲喂非常困难,一是无法喂

入,二是饲喂食料(即使是牛奶)中未含母鸟消化液,雏鸟难以消化摄人体内。这时,只有用

小匙取出雏鸟,分散放进其他出壳雏鸟窝内,让其他母鸟代养。但应注意,雏鸟最好是同一

天出窝,出窝先后绝不能超过2~3 天,否则雏鸟大小悬殊难以存活。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

可捉出母鸟,放入雄鸟,由雄鸟饲喂。但要注意保暖,因雄鸟不会孵伏窝内。6—7 天后,

雏鸟比出壳时大4 倍多,并已张眼,即使母鸟不喂饲,人工饲喂亦较容易。

第二个阶段(针羽期):此时雏鸟已出羽轴,羽轴先见于翅膀并逐惭增多,但在羽轴尖端

仍未能见到羽片。雏鸟开始从侧卧改为孵伏,颈亦变硬,见母鸟出窝返回时已会伸颈张口吃

食,见人或有动静则因胆小而伏在一起。此时食量增大,母鸟要经常反复出窝啄食喂饲,致

母鸟体力消耗较大,故软食料内应多加蛋黄并增加稠度,多喂青料。母鸟喂饲时凡雏鸟引颈

张口较大者总是多喂,弱小者往往受饿越长越弱小,或被饿死挤死。此时若加以人工饲喂,

每天喂3~4 次软食,则可增加其营养,使每只雏鸟正常发育。

第三个阶段(正羽前期):正值羽轴尖端逐渐长出羽片。雏鸟的第二、第三阶段无明显分

界线。此时出壳已近3 周,体型较出壳时增长十多倍,母鸟往往很少饲喂软料,专啄白苏子、

青料饲喂,母鸟亦不孵窝而在窝边或栖木上监护雏鸟。由于雏鸟将粪便排在窝边,致使鸟窝

很不干净,苍蝇多时还会在粪便上产卵生蛆,所以此时应更换大一些的鸟窝。

第四阶段为正羽后期;雏鸟除腹部外羽毛基本长齐,脚力也增强,总想跳出窝外。这

时,雏鸟在饥饿时还会试着自己啄食。此时母鸟喂食也较少。

第五阶段为齐羽期:此时其体型羽毛均已长齐似母鸟。时间约在出壳4~5 周。

在雏鸟出壳后23~24 天,一般母鸟又要开始产卵,往往用嘴啄雏鸟羽毛,其目的是驱赶雏

鸟出窝和啄取雏鸟羽毛做窝。雏鸟往往被啄得背部、尾部无毛,仅见皮肤,有的被啄得畏缩

笼角。此种情况在山东/扬州芙蓉母鸟饲喂雏鸟时比较少见。一旦见到母鸟在啄雏鸟羽毛时,

即应将雏鸟分出饲养在另一笼内。

雏鸟分笼饲养时,雏鸟还不会自行进食,要雏鸟自行啄食还要下一些功夫。首先在雏

鸟笼内放置浅平的软食缸,并放满软食,另一面在硬食缸内放白苏子。开始2~3 天内,用

竹扦挑些软食人工饲喂,使雏鸟了解软食缸部位。喂饲次数可多些,但量要少,使其有饥饿

感。不久,雏鸟即会在软食缸内自行啄食,这时可停止人工饲喂。雏鸟在啄食软食数天后即

会自行觅食白苏子,一旦雏鸟会剥壳吃苏子后就不会再去啄软食。

雏鸟分笼后笼内应经常放些青菜心,因菜心叶嫩,雏鸟亦喜啄食。雏鸟分笼饲养1 个

月后即长成成鸟。

雏鸟成为成鸟以后,其羽毛还要更换1 次。若为辣椒红芙蓉鸟,其毛偏白,羽毛越白

越好,一旦换羽,其羽色变得更红。雏鸟更换稚毛约需2~3 个月,换稚毛期间应多喂青料

以增强羽毛色泽。雄雏在约3 月龄时即会小叫,此时调教得好,易得佳鸣。

雏鸟分笼以后,因胆小宁愿挨饿也不肯伸颈张嘴吃食。在这种情况下,只能强迫饲喂,

捉住雏鸟,用竹扦挑开雏鸟下嘴喙,另一人用一竹扦挑些软饲料塞入其嘴内,每天2~3 次。

往往强迫喂饲数次后,雏鸟即会自行啄食。

雏鸟羽毛较蓬松不似亲鸟紧贴,这是正常现象。雏鸟经常在栖木上打盹亦非病态,在

逐渐成长以后,这种现象会完全消失。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