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个电视剧里有明成王后,明成公主电视剧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2-11-06 15:21:54

高宗

策反高宗,又不能依靠高宗

高宗这个人虽然有些抱负,但是为人生性软弱,有抱负无主见。平时憋气了,也能说出“七十里、百里,犹可以为政于天下,况我国三千里乎!何以则能秣马燕云,洗祖宗之耻也?”这种豪言壮语,但在兴宣君的积威之下,他连一个回合也走不了。

但就这样的人,也必须要争取过来,他是切断兴宣君干政的关键一环,绝对不能因为存在不确定性而放弃,但是基于高宗性格优柔寡断,关系成败的环节不能依赖他,必须把握在自己的手中。因此闵妃和赵大妃制定了一套行动方案。首先由赵大妃对高宗施压,督促他尽快亲政,以慰宗庙。高宗自少年懂事以来入宫居住,赵大妃对他很不错,又有养母之名,说出来的道理又符合封建宗法,这番说辞对于高宗的影响力还是不小的。接着闵妃又对高宗分析,在礼法上,他与翼宗才是父子,与兴宣君是君臣关系,又趁着与高宗伉俪情深,哭诉腹中胎儿的未来,在情感和宗法的双重动摇下,高宗的思想就发生了一些变化。加上他自己血气方刚,想有一番作为,有脱离父亲控制的内在要求,他开始有了要亲政的打算。

基于高宗的性格有懦弱性,事情坐实之前,要尽量避免高宗与兴宣君见面,接受兴宣君的影响,先生米煮成熟饭,让高宗骑虎难下,不得不推进亲政才行。

哪个电视剧里有明成王后,明成公主电视剧(5)

中年的明成

外围准备

现在闵妃手中的牌有自家的骊兴闵氏、赵大妃的丰壤赵氏、高宗,但是这远远不够对付兴宣君。兵法有云:“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你要发动主动攻击,人数要五倍于敌人,才能有把握全胜,就这点人,只能“不若而避之”。因此还要团结更多的人才行,就不要去管正义性不正义性了。

在高宗上台之后,被大院君排挤的除了丰壤赵氏之外,还有持续六十年之久的安东金氏。安东金氏对大院君恨的也是牙根痒痒,只要能干倒大院君,他们啥也愿意干,不要说事后还有好处了。烂船还有三斤钉,失势的安东金氏划拉划拉,能人还是有不少的,都愿意成为闵妃的盟友。

兴宣君为了加强李氏集权,其他的姓氏都要靠边站,被排挤过的人一看这次宫变有赵大妃、高宗、闵妃这三位举旗,胜算很大,于是都聚集来了。

更有趣的是,李氏集团内部也发生了分裂,因为兴宣君太过独裁,手下的人得不到重用,心生怨恨,也盼着他倒台。再加上是要支持正统的君主高宗,这种意图就更强烈了,就连兴宣君的儿子李载冕、哥哥李最应也站到了闵妃的阵营。这样兴宣君就有些危险了。

闵升镐和闵奎镐兄弟继续在外面更广阔的范围联络。兴宣君为了加强集权,这十年来致力于削弱李朝八道的财阀势力,早就引起了广泛的反对,一听着要推翻兴宣君,那还不高兴?可盼着换天了,于是纷纷表示支持。

李朝还有一股势力不容小觑。因为李朝是以儒教立国,境内儒生就形成了一股儒林势力,他们代表着李朝中小地主的利益。大院君把持朝政的时候,实行了三个政策:撤皇庙,罢书院,引清钱,触及了儒林的利益,因此在儒林中也引起了广泛的反对。即便是儒林不屑于跟外戚闵氏有勾结,他们反对兴宣君的立场是跟闵妃一致了。

这样算起来,闵妃这边的势力与大院君的势力一对比就有了明显优势,可备一战了。那么究竟由谁来打响推翻兴宣君的第一枪呢?

哪个电视剧里有明成王后,明成公主电视剧(6)

崔益铉

打响宫变的第一枪

虽然是法不责众,但是群殴的时候,往往第一个动手的人,最后就要被制裁。现在要推翻兴宣君,闵妃是儿媳妇,她不方便动这个手;高宗是儿子,老子太浑,动手打儿子,儿子反抗一下还倒罢了,他是不能先动手打老子的,打了以后他就当不了人君了;赵大妃更不合适,一个隐居的老寡妇,跟生父抢儿子大打出手,这个话好说不好听。

外戚集团一个也不方便出头,一旦谁出头,马上就引起民众猜忌,推翻兴宣君就成了外戚内部争权的龌龊勾当了,很容易丧失民心,他们不行。分散在八道的财阀更没有这个号召力。大院君内部的人更不合适。

剩下的只有儒林势力了,他们平常打出的宗旨就是为了家国百姓,并且与其他帮派、外戚都不来往,名声很不错,他们出来批判兴宣君,很容易得到全国百姓的共鸣,而不被怀疑成是统治集团内部的斗争。

很合时宜地,儒林领袖崔益铉就站出来了。历史上对崔益铉此时站出来,归结成为一次偶然事件,闵妃及时抓住了这个事件做了文章,推波助澜完成宫变。但是我们看,崔益铉为何站出来那么是时候,就在闵妃一方“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的时候就站出来了呢?而且稍微晚几个月站出来,闵妃生下孩子就晚了,怎么就这么巧?从事变之后,闵妃迅速保护崔益铉,并且在夺权之后,崔益铉返回汉城担任了户曹参判来看,这并非是个巧合,而是精心策划的一个棋局。看起来清高的儒林,也未必就那样清高,他们是同外戚有勾结的。仅仅二十一岁的闵妃再有学问,一次宫变也没有经历的她,真能谋划的如此缜密?背后怕是经历过三次宫变的赵大妃没有少出谋划策。

哪个电视剧里有明成王后,明成公主电视剧(7)

兴宣君

看似剑走偏锋,实则一剑穿心,兴宣君一招不慎,被儿媳妇挑落马下

闵妃等人在下面联络人马的时候,兴宣君并未有丝毫察觉,而是我行我素地进行自己的统治。十年以来,兴宣君以大院君的身份干预政事,因为是高宗的父亲,按照礼法,儿子就应该听老子的,他从来没有遇到任何麻烦,有谁敢挡住他的去路,都被他毫不犹豫地扫平。

对于儒林,他并未放在心上,觉得只要安抚利用就可以听话了,他甚至启用了曾经弹劾自己修建景福宫的崔益铉为承政院同副承旨,以向儒林树立自己宽宏大度的形象。同副承旨虽然也是正三品堂上官,但只是给君王草拟教旨的秘书,没有什么实权,因此兴宣君觉得他掀不起什么浪头来。

兴宣君吃亏就吃亏在轻视他人上面了。

崔益铉在闵妃的授意下写了一本奏疏。这本奏疏写的很巧妙,里面并没有指名道姓说李朝在大院君的统治之下变得民不聊生,但是奏疏中提到的内容没有一句不是在说兴宣君。

“挽近以来,政变旧章,人取软熟。大臣六卿无建白之议,台谏侍从避好事之谤。朝廷之上俗论恣行而正谊消,谄佞肆志而直士藏。赋敛不息,生民鱼肉,彝伦斁丧,士气沮败。事公者谓之乖激,事私者谓之得计,无耻者沛然而得时,有守者苶然而滨死。以致天灾见于上,地变作于下,雨旸寒暑,俱失其常。”

兴宣君下面的堂官一见了这样的奏疏,吓了一大跳,赶忙拿给兴宣君看。兴宣君的反应在电视剧中和史书中记载的不一样,电视剧中要渲染一个信任儿子又被儿子背叛的父亲的形象,故而让兴宣君通过了这个奏疏,可这种做法绝对不符合兴宣君专制的性格,也不符合闵妃安排崔益铉这种计划的周密性。

毫无例外地,这种哔哔折一定会被兴宣君扣押的,但是崔益铉上此折肯定会在官僚中造成舆论的波动,这就够了。闵妃早就料到这种折子通过正常程序根本就递不上来,但是无所谓啊,她直接派人把这个折子要过来了,不用通过兴宣君。

哪个电视剧里有明成王后,明成公主电视剧(8)

上一页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