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规律的含义是指,规律的基本含义是指

首页 > 上门服务 > 作者:YD1662023-06-25 21:58:31

第一章 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一.需求的概念

定义:源于*,有支付能力的需要

1.需求量: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对应于某种商品一个给定的价格,消费者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被称为是这一价格下的需求量。(自身价格引起,点的移动)

2.需求:价格对需求量的影响

基本特征:购买意愿(有效性)、购买能力(具备支付能力的有效需求)

表示:需求表、需求曲线(直观,便于理论分析)、需求函数

3. 价格P 需求量Qd

公式:Qd=D(P

Qd=α-βP(α,β﹥0)

二.需求规律

1. 含义:一般而言,某种商品的价格越高,消费者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数量就会减少.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需求量与价格之间呈反方向变动关系

2. 需求曲线的特例

垂直:无论商品价格多高,需求量都保持不变(食盐)

水平:对价格极其敏感,(需求量变为0或趋向无穷大)

向右上方倾斜:炫耀(需求量随着价格的提高而增加)吉芬难题

右下方倾斜:基本规律

三.影响需求量的其他因素(5个)

1. 偏好 : 偏好与需求量呈同方向变动

2. 收入水平:正常品 随着收入水平提高而增加、低档品(粗粮) 随着收入水平增加而减少.

3. 其他商品的价格 替代品、互补品

4. 消费者预期 时间因素 ⑴预期未来价格上涨,就会增加对该商品的需求量 ⑵预期不景气,即使收入没有下降,也会减少消费

5. 政府政策

消费者收入m、消费者偏好Pr、预期Pe、政府政策P0

Qd=D(P、Pr、P1、……)

四.1.需求量的变动,2个方面:①收入不变的情况下,价格变动,同一条需求曲线上点的移动②收入变动

需求曲线向左下方移动,则消费者的需求减少

四.单个消费者需求~市场需求

市场需求量:Q=Q1 Q2

消费者有n个,每个消费者的需求量:Qd=Qi(P),i=1,2,3,……,n

市场的需求量: Qd=Q(P)=∑Qi=∑Qi(P)

一.供给的概念

定义:企业决定商品供给.

供给量:生产者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商品数量.①供给意愿②供给能力

二.供给的表示

1. 供给表、供给曲线、供给函数

2. 供给量Qs Qs=S(P) Qs=-α βP (β﹥0)右上方倾斜,价格上升,供给需求下降

三.供给规律

1. 含义:一般而言,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价格越高,供给量越大.

2. 供给量与价格之间呈同方向变动关系

3. 特例

垂直(具有固定数量的商品) 供给不变

水平(一般是有既定生产能力且单位成本稳定的公司,可以不供给或者供给量趋于无穷大)

四.影响供给的其他因素(6个)

生产者的目标(利润)、技术水平(产出量大)、成本、相关商品价格(P55)、预期、政府

五.1.供给量变动:价格变动导致,点动(内因)

3. 供给增加:技术水平提高、生产要素投入下降、减税、向右下方移动(外因)

五.单个供给到市场供给

市场供给:市场供给量与商品价格的关系

市场供给量:Q=Q1 Q2

生产者有m个,每个生产者供给函数Q=S(P),j=1,2,3……,m

市场供给函数:Q=S(P)=∑Qj……

第三节 市场均衡

一.均衡的含义

1.均衡指经济系统中某一特定经济单位、经济变量或市场等,在一系列经济力量的相互制约下所达到的一种相对静止并保持不变的状态。

2.市场供求均衡

需求和供给是决定市场价格的两种相互对立的经济力量。供求力量的相互作用是的市场处于均衡状态,市场价格就趋于不变。

二.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

市场均衡价格:市场需求量=市场供给

均衡数量:供求相等的数量

市场均衡点:市场需求曲线D与供给曲线S的交点E

市场价格高于市场均衡价格,如P1,供大于求,出现超额供给,则降价出售商品

相反,如P2,供小于求 出现超额需求,市场价格上升,供给量逐渐增加,需求量下降

市场机制的自发调节:供求随价格变动而自动趋向均衡的情形

三.市场均衡的变动

①供给不变的条件下,需求增加,则均衡价格提高,均衡数量增加;反之,下降,减少,减少。

②需求不变的条件下,供给增加,则均衡价格下降,均衡数量增加;反之,供给减少,均衡价格提高,均衡数量减少。

③需求增加的条件下,供给增加……

四.经济模型的结构

稳定均衡:经济系统能够自发地回到原有均衡状态

不稳定均衡:不能

该商品仅受本身价格影响

Qd=a-βP ηm

Qs=-γ δP

市场均衡条件Qd=Qs

Pe=a ηm γ/β δ

消费者的收入m增加1个单位,市场均衡价格Pe相应地增加η/β δ个单位

第四节 弹性

1. 弹性的系数=因/自=

2. 需求的价格弹性系数=

3. 0≤Ep≤ ∞

完全无弹性:Ep=0

缺乏弹性0<Ep<1

需求为单位弹性Ep=1

需求富有弹性1<Ep< ∞

无限弹性或完全弹性 Ep= ∞

4. 影响需求弹性系数因素

① 商品的重要程度

② 商品可替代的程度

③ 商品的消费支出在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

④ 调整时间的长短

需求的价格弹性 Ep=

点弹性:

三.其他需求弹性

㈠ 需求的收入弹性Em=

正常品:Em>0 (必需品:0<Em<1,奢侈品:Em>0)

低档品:Em<0

㈡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

Ec=

替代关系:Ec>0

互补关系:Ec<0

四.供给弹性

Es=

第五节 供求分析的应用事例

一.支持价格和限制价格是政府进行干预的两种重要形式

1.支持价格P1:最低限价,高于均衡价格的最低价格(受到天气等外部因素)

增加需求:政府提供补贴、增加对国外的出口、政府收购过剩供给

减少供给:增加税收来限制生产

2.限制价格P2:最高限价,低于市场均衡价格(需求量>供给量)

排队、抽签、凭票供给等

二.税收效应分析82页

政府对销售商征收销售税=向消费者征收消费税

三.弹性和收入

薄利多销:通过降低价格,促使销售收入增加

菜残伤农:增产不增收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