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怎么使用腾讯家庭守护,腾讯家庭守护怎么关qq

首页 > 实用技巧 > 作者:YD1662023-11-05 00:03:55

本报记者 徐蔚冰

国务院总理李强日前签署国务院令,公布《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

近年来,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拓展了未成年人学习、生活空间,同时也引发了全社会对未成年人网络保护问题的关注。党中央、国务院也高度重视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工作。《条例》旨在营造有利于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网络环境,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为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

《条例》旨在营造有利于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网络环境

《条例》共7章60条,重点规定了以下内容:一是健全未成年人网络保护体制机制;二是促进提升未成年人网络素养;三是加强网络信息内容建设;四是保护未成年人个人信息;五是防治未成年人沉迷网络。

在促进提升未成年人网络素养方面,《条例》明确将网络素养教育纳入学校素质教育内容。要求改善未成年人上网条件,提供优质的网络素养教育课程。强化学校、监护人网络素养教育责任,建立健全学生在校期间上网管理制度。明确未成年人网络保护软件、专门供未成年人使用的智能终端产品的功能要求。规定未成年人用户数量巨大或者对未成年人群体具有显著影响的网络平台服务提供者应当履行的对未成年人网络保护义务。

在保护未成年人个人信息方面,《条例》规定监护人应当教育引导未成年人增强个人信息保护意识和能力、指导未成年人行使相关权利。明确发生或者可能发生未成年人个人信息泄露、篡改、丢失时,个人信息处理者的安全事件应急处置要求。规定个人信息处理者应当严格设定未成年人个人信息访问权限、开展个人信息合规审计。明确加强对未成年人私密信息保护。

在防治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方面,《条例》要求提高教师对未成年学生沉迷网络的早期识别和干预能力,加强监护人对未成年人安全合理使用网络的指导。规定网络服务提供者应当合理限制不同年龄阶段未成年人在使用其服务中的消费数额,防范和抵制流量至上等不良价值倾向。要求网络游戏服务提供者建立、完善预防未成年人沉迷网络的游戏规则,对游戏产品进行分类并予以适龄提示。

网络已是孩子们成为未来数字公民的重要途径和工具

“孩子上网问题背后是更深入的社会问题和家庭问题。作为监护人,家长与孩子之间有时间矛盾、空间矛盾、交流矛盾,存在着隔代教养、单亲家庭和家长认知跟不上等问题,要把矛盾看成解决问题的契机。”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委员、“知心姐姐”卢勤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腾讯未成年人守护营地品牌负责人马滢表示,孩子上网问题背后是家庭教育矛盾升级、网络素养鸿沟凸显、心理健康问题等,有时候网络只是孩子逃避现实的一个方式而已,需要“看见孩子、发现问题、修复关系、帮助执行”。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副部长刘春荣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父母对孩子上网问题主要存在认知、情感和行为方面的偏差,核心问题是子女与父母之间的自主权之争,现在很多家长在家里也是手机、电脑不离手,仅仅拿学习成绩这种单一的评价方式对待孩子,让孩子缺乏自我效能感,而孩子在网上能够获得自我效能感、价值感和归属感。

让网络从“玩具”变成“工具”

过去,人们说,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要学会与孩子们共成长。但在数字时代,一旦家长缺位,网络则会一不小心成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且因为“网络”这个老师不会“批评训斥等”,如果家长不加以引导,孩子们很快会沉迷其中。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党委*、未成年人网络素养中心主任方增泉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认为,要不断提高家长网络素养水平,家长要言传身教、承担陪伴青少年成长和发展的第一责任;构建良好的家庭氛围,父母要建立与青少年倾听与分享的良好习惯;引导孩子正确参与网络活动,指导孩子合理利用网络。

“好的关系胜过好的教育,孩子是网络时代的原住民,我们不能够把孩子跟互联网割裂开来,要发挥孩子的主动性,把网络从玩具变成工具,让孩子用手机去完成旅游任务、学习任务等。”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儿童研究所所长孙宏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家长要放轻松,用开放、接纳的态度对待未成年人的网络使用,坚持爱与规则,有管理的意识和管理的能力,用好数字技术、构建和谐的代际关系。

在数字化语境下,是亲子关系影响了孩子上网,还是孩子上网影响了亲子关系?这个问题应该去辩证地来看。北京市家庭教育研究会副秘书长、《父母必读》杂志编辑部主任吴颖认为,“在从知道到做到之间,家长需要帮助,也需要学习,你跟孩子谈论网络频率越高、跟孩子的关系越亲密、对孩子粗暴干预得越少,孩子的网络素养越高。”她认为,要解决孩子网络问题,就需要重塑亲子关系,看见孩子行为背后的动机和需求,家长要及时发现自己在教育孩子中不合理的认知,跟孩子建立紧密的情感连接。

方增泉表示,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是需要家长和政府、企业、学校与行业机构共同努力来完成的,应该各方合力帮助家长形成“正循环”,更好地引导青少年把互联网作为学习工具,提升青少年网络素养,助力青少年健康成长。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