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岁儿童乒乓球训练器,儿童乒乓球自练神器

首页 > 体育 > 作者:YD1662023-05-01 14:24:29

3-6岁儿童乒乓球训练器,儿童乒乓球自练神器(9)

摇铃上的装饰件被70N的力拉脱,能装入模拟咽喉尺寸的直径37.1mm的小零件测试器中,不符合要求

常见的还有可触及的锐利尖端,比如多刺型的恐龙玩具模型、造型模具等,也可能存在尖端。部分网红乒乓球训练器前端已经进行了改进,加装了硅胶保护套,改进后的前端已经不属于锐利尖端,但可能仍是潜在危险尖端,由于软轴有一定的韧性,从弯曲状态到突然绷直,前端可能会弹到身体,或者弹到身高相对不够高的儿童的眼睛,造成划伤、扎伤等。

童车产品中,儿童推车、儿童自行车召回最多,主要是物理伤害。

结构安全与学生用品

笔的上帽安全出现问题较多。当笔帽尺寸不足够大,可能被儿童吞咽时,应该在笔帽上留有小孔,万一不慎吞下,卡在喉咙处,可以保持一定的空气流通,不至于阻塞气管,导致窒息。

结构安全与儿童家具

床边围栏是18个月至5岁儿童常用的床上辅助产品。其伤害多发生于无人看护的睡眠时段,位于围栏与床侧面的间隙处,主要是窒息伤害。幼儿可能在翻身时陷入其中,由于围栏很多是密闭的布,并不透气,幼儿脸贴着可能影响呼吸,甚至发生窒息。有研究表明,过于柔软的床垫容易造成婴幼儿翻身困难或头面部陷入床垫中,是导致婴幼儿在睡眠时发生窒息、压迫等意外伤害的原因之一。因此,若成人床的床垫过于柔软,围栏与床垫侧面缝隙将更为危险。

另外,如果0~18个月的婴幼儿使用了该产品,由于0~18个月的婴幼儿体型更小,翻身后,全身包括头部都陷入缝隙中,因此对于他们来说,会更加危险。

此外,游戏围栏、婴儿床、家用双层床、中式风格的边几上经常会设计一些孔隙,有透气美观作用,呈现出卡通可爱或中式元素的通透对称感。这时候,应该注意设计尺寸,不应该有5mm~12mm的孔隙、25mm~45mm的开口,以及到达或大于65mm的间隙。

对于婴幼儿床来说,旁板高度、旁板板条之间的孔和距离、旁板或旁板板条强度是应该特别关注的。当按照QB/ T2453.2-1999《家用童床和折叠小床第2部分:试验方法》相关要求试验时,旁板和床头的内高应至少为600mm,使儿童不易翻爬。床铺面的相邻两根板条之间的间隙应该小于60mm,60mm相比65mm更加保守,确保头颈不会卡在间隙处,间隙距离也不应该在25mm~45mm之间,可能卡住四肢。冲击测试后,板条或旁板和床头应无断裂、无脱落,保持紧固状态。

化学工艺是隐藏的健康*手

3-6岁儿童乒乓球训练器,儿童乒乓球自练神器(10)

化学危害主要是原材料带来的,在制造过程中已经形成。目前童鞋最容易出现问题的是增塑剂。增塑剂可以使塑胶产品更容易塑形,除了童鞋,也体现在可以入口或者舔舐的塑胶玩具中,比如含有PVC材质的零部件,服装上也可能存在。它可能危害儿童的肝脏、肾脏,抑制免疫系统,造成生殖系统障碍。

硼元素可能存在于橡皮泥中,相比较而言,传统橡皮泥较为安全,水晶泥多以硼砂为原材料,这样就含有大量的硼元素,容易在脏器蓄积,引起中毒。其他常见的橡皮泥有超轻黏土和太空沙,使用时长时间和手部皮肤接触,需要特别关注其成分含量。

学生书包除了增塑剂,还可能含多环芳烃,多环芳烃通过呼吸道、皮肤、消化道进入人体,很难正常代谢排出体外。迄今发现了200多种多环芳烃,相当部分具有致癌性,比如苯并芘就是一级致癌物。

甲醛存在于木制家具中,人造板在制造过程中,如果使用了含过量甲醛的胶黏剂,可能造成家具成品甲醛超标,刺激人体眼睛和呼吸道,严重时可能 造成白血病等永久性伤害。可迁移元素(重金属)在木器漆膜 、金属件涂层、塑料件(包括封边条)、服装上都可能存在。

其他可能存在的有害物质还有双酚A、偶氮染料、六价铬、富马酸二甲酯等

3-6岁儿童乒乓球训练器,儿童乒乓球自练神器(11)

警示标识:为已知的风险兜底

警示标识是儿童用品的身份证。部分风险在产品设计、制造过程中就已然知晓,在产品投放市场之前,配备详细的身份说明,提示家长和儿童注意。

比如,摇铃适用18个月及以上儿童,这个阶段儿童尚没有自理能力,因此它的警告标识是:此产品必须在成人直接监护下使用。橡皮泥只适用于3岁以上的儿童,警示标识可能是:内含小零件,不适合3岁以下儿童使用。

另外,标准GB/T 28022-2021《玩具适用年龄判定指南》提供了0 ~4个月、4~8个月,到8~14岁共10个年龄阶段适宜的玩具描述和示例,分析了不同年龄段的儿童运动和认知发育情况,以及可能出现的行为,可以供企业制造时参考,指导制造适合不同年龄段幼儿的玩具产品。

服装鞋帽是儿童的盔甲,玩具、学生用品和家具是儿童的玩伴和小伙伴,共同陪伴着儿童成长。企业在制造儿童用品时,应该带着社会责任感,产品设计以安全为基础要素,充分考虑儿童的行为习惯,规避已知同类产品缺陷,严控原材料,把好工艺关,做有品质的儿童用品,善用警示标识,降低产品安全风险,让儿童用品像小卫士一样,呵护儿童的身心发育,护航儿童健康平安地长大。

本文作者:刘洁,四川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检测院轻工家 具事业部副部长、高级工程师。

莫英俊,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缺陷产品管理中心缺陷调查工程师。

来源:消费指南杂志

上一页123末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